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我在大明养生百年> 第122章 大明北守南攻收南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2章 大明北守南攻收南洋(1 / 2)

应天府,南京。

自从北举为南官,南举为北官后,大明官场的变化显而易见。

诸官互相包庇之事,大为减少。

而且,以前未开科举前,以荐举制度出来的那些官儿,很多都被贬去了西南甘肃,为国戍边。

锦衣卫和各地督察院御史巡查,随时都带着副官,掌印正官有贪赃枉法之事,当即革职,流放西南为流官,由北方科举进士递补。

不仅如此,在朱雄英的建议下,大明还创造性的以武举子担任地方县丞,治官。

谁说武人不可弄墨。

地方小吏,来太学培训,结业之后,参加考试考入编制,也可编入散官,优秀者直接提拔为正官。

一个正常的上升通道,对于官吏来说太过重要。

吏治想要做到“清明”二字,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监管必须到位。随着全国各地到处的太学,府学,县学开始招生,培养了许多具有一定程度的理工素养,通行简化字,对大明地理有了解的生员,这帮人以后会是丈量田地,搞经济,做督察御史的后备人才。

朱雄英也有意识的让太学学子也得习武,武举子也要修算术,文和武的差距要慢慢找机会抹平。

这批人,是他为自己打下的基本盘。

按照朱雄英设想,再过三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大明就要开始搞职业化脱产军人,练出一支完全脱产,不掌握生产资料,不摸土地和经商,专心打仗的职业军队,其实这是脱胎自前世那个大清的八旗。

有了完全脱产的职业化军人,搞士绅一体纳粮,取消人头税,就有了更大的把握。

无他,枪杆子里出政权。

大明如今的仁皇帝朱标,正在奉天殿内,批阅奏折。

和以往不同,如今的天子,将很大的施政方针策略下放给内阁去处理,这样的好处在于,你越是放权,阁臣干起来越有劲,至少他们不会丧权辱国卖国,前世那个时空,嘉靖朝的几个首辅就是。

内斗,但国事可一点没耽误。

何况,监管也十分到位。

内阁的几位阁臣分别承担一项责任,对皇帝负总责,阁臣也并非是固定,两三年换一批,旧阁臣下放地方为地方大吏,抓教育,抓经济,防止阁臣形成朋党。

同时,阁臣有老有少。

如,在西南历练的几位太学学子,比较出名的,夏原吉,杨荣,杨士奇,杨溥,此四人分别在成都,贵州,云南,带领当地老百姓发展农业,开矿,种植粮食作物,兴修水利,修建学校,做的十分出色,尤其是对于西南地区的茶马古道建设做出很大帮助。

他们积极拉拢当地的土司头人,如奢香夫人和女知府实卜,在云贵川修建了上千里栈道,将原来的古茶马古道九关十八铺,直接衍生成了百关九十九铺,西南地区的商道,可以从重庆府,一直走到大明和缅甸边境,走到安南。

这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商道,平时运粮,战时可以运兵。

因此,此四人都被选入文渊阁,在内阁做机要秘书。

所谓的“机要秘书”,也是朱雄英新创的一个职务,它没有品阶,职务很低,可是却是帮助阁臣和皇帝起草诏书的笔杆子,而且皇帝会常常问他们各项政策。

此时,朱标正在与夏原吉交谈。

在太上皇陛下朱元璋退位后,一纸诏书,李善长等老臣皆退休,朱标挽留几次,也就顺势而为,取消了丞相一职,而他也有意淡化内阁的影响力,内阁不设首辅,人人都有职权,人人都能直达天听。

分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这些阁臣能够实施政策,主要的权柄来自于天子朱标的信任。

如今的朱标,已经不再是五年前那个有些虚胖,面色宽润的太子了,他身材变得更加魁梧健硕,穿着常服的他面色坚毅,眉目隆重,顾盼之间更有威仪。

和之前比其他,此时的他更像是一个生杀予夺皆掌于手的天子。

“北京传来鹰信,辽东纳哈出按耐不住,已经率领兵马,直接去了辽阳,投降了辽阳指挥马云,现如今他就住在马云府上,马云发来奏折,询问此事如何处理。”

朱标端着一杯枸杞水,轻轻酌饮了一口。

他看向夏原吉,问道:“内阁可有对策?”

夏原吉连忙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如今我国库有存银加国债券七千万块,若是收复辽东,将辽东的工矿,土地,抵押出去,发行国债,又可得银少说五千万块钱,如此一来,辽东和北元的建设银钱,全都够了。”

“别说收辽东,漠南,如今多的银元,我大明都可攻略西域,只是,打下来的治理,少说又需三千万块银元。”

朱标摆摆手:“不,西北帖木儿汗国,乃是万乘之国,万乘之国对万乘之国,打的是国力的比拼,并非一时一地就可以成功,我们要打,就打代理人战争,等允炆就藩漠南,成为北元帝室,我大明资助北元统一漠南,然后向西攻略与帖木儿争雄,才是上策。”

“雄英说,这叫做代理人战争……”

“资助漠南北元的钱粮,也可消耗我大明国内内需,拉动经济。”

“一举而两得……”

打仗,打的是钱粮后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