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诚出使
“滨国老国王王琦,刚戾自用、固守成规、顽固不化,不好说话,但他儿子王弼时饱读诗书、学富五车,懂天下大势,明事理,知进退!”
“其缺点是“怕老子”!爹爹和陛下是结拜兄弟,这样我们和老国王私下也算亲戚,关系微妙。”
“您对王弼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旦王弼时同意,您再去找老王妃董氏。她知书达理、蕙质兰心,一定会同意的。”
“让他们一起去劝说,推恩令有八成能成。”王龙晓对其父王诚。
王诚好奇:“附属国的人和事,你怎么知道?我和陛下都不甚了解,就连朝廷的文武大臣,都几乎无所了解。”。
王龙晓也许坐久了,站起来,走向凉亭边,看着池里的荷花和院中翠绿的柳树,又诗兴大发:“荷花宫样美人妆,荷叶临风翠作裳。昨夜夜凉凉似水,羡渠宛在水中央。”。
谁都没发现,小墨坐卧着,脑袋来回摆动着,偶尔点一点头,尾巴一上一下拍打着地面。
微风吹动着池面,泛起一道一道绿色的涟漪,波光粼粼,莲花微微摆动,婀娜多姿,随风起舞。金鱼游来游去,跃水而起,美妙无比!
王龙晓坐回石桌旁,拿起一块茶花糕,嚼得津津有味。王诚悠然自得地喝着茶。
王龙晓吃完,拍了拍双手,道:“欲成大事,须未雨绸缪,走一步看三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大旱之初,我推敲了一日后,就派人潜入滨国和边卫国悄悄探查,一周前我收到书信,放在书房”
“有时间爹爹也看看,宰相李道尔应该也快来了。我去把边卫国的书信拿来。”
府门守卫进来禀报:“老爷,宰相李道尔前来拜访!”
“快快有请!”王诚喊道。
宰相李道尔刚坐下,没发现王龙晓,就问:“小公子不在府中吗?我刚从皇宫出来,陛下留我讨论推恩令的实施和出使人选,有些拿不定主意,前来请教圣人。”
“龙儿知道你要来,去书房给你拿书信了。”王诚神秘地说。
宰相双眼瞳孔放大,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问:“小公子知道我要来,我不奇怪。至于书信,什么书信?”,看见王龙晓拿着一沓书信走了过来。
“小公子,什么书信要给我,让我猜猜看。是边成国来的书信。”宰相李道尔似略有所得问道。
王诚哈哈大笑:“真是边成国有关皇族的书信。你自己先看看把,我那份还没看呢?你有福了,先看吧。”
宰相李道尔翻着白眼:“看你笑的这么开心,小公子应该给你分析过滨国的情况了吧,甚至方法都给你想好了。”
“你有一个神一样的儿子,我可没!”,有些无语地说完,拿着书信,一封一封地看着......
“情况有复杂,好家伙!这老国王王宇飞有八个儿子,二十个孙子,虽然老国王王宇飞颇有才学,通情达理,而三王子、六王子、八王子这三脉,说句不好听的,乃顽石。”
“怕是打不破踩不烂。还有二十个孙子性情也各不相同,真是头疼!请小公子给出出主意!”宰相李道尔的眉头都快皱到一起,就差拿个笔在脸面写这事不好办,向王龙晓求教道。
王龙晓拿了一颗圣女果丢到嘴里,向其反问:“知道陛下为什么叫你去边成国吗?不是别人。你说说!”。
“那不是老国王年近老迈,陛下怕老国王镇不住他那十几个子孙,陛下才派朝堂重臣去震慑他们。”宰相李道尔理所当然地说。
王龙晓先伸出一根手指,然后伸出两根手指,说:“宰相大人,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其一:您不但是朝廷重臣,也是两朝老臣,多次随军出征,屡献奇计,功勋卓着,那些王孙贵胄大多数也曾在军中,至今威严犹存,个别的虽不愿,怕也不敢多说什么。”
“宰相大人的威仪加老国王和部分子孙的支持,只要有部分的中立,就算极少数的反对,也不妨碍推恩令的推行。好似狂风扫落叶,必然势不可挡”
“其二:在边卫国中,推恩令实施后,难的是,因子孙众多,边卫国变成很多块封地,让你推行唐律军制到每个封地,没有威压,办不下来,而且周期长。”
“只有您去了,才能加快此进度。尽快的完成附属国变州郡。”,王九龙说完,好似口渴,端起茶,一口气喝完了。
宰相李道尔顿时不慌了,变得仙气飘飘、泰然自得,谈笑自若的和王诚闲聊着,这时看上去像一个神棍,也不理会王龙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