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月琳和崇祯皇帝朱由检听了都觉得高兴,一起看向了郑三俊,郑三俊摇头苦笑了笑,“检大人,其实我也是赞成不要跟皇上对着干,我就不赞成死谏,不过皇上做事,在很多时候未免太过操切了一些,就拿变法这事来说,应该先跟重臣们通通气,直接一下子都抛出来,才会造成如今的局面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赞同,我也觉得皇上有时候是性子急了一些,但是皇上没有想剥夺任何人的力量,只是想让大明的潜力发挥到最大,老大人觉得有什么法子可以缓和吗?”
郑三俊想了想,“皇上这次变法,主旨在改革税法!这就是要户部挑大梁的时候了,如果皇上能够说动一个人出来,老夫觉得事情会有转机的,毕竟大部分老臣也是不放心变法,并不是反对皇上。”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你是不是想说侯恂?”
崇祯皇帝朱由检知道郑三俊和侯恂交好,侯恂字若谷,号六真,明朝太常卿侯执蒲长子。侯恂先世为开封人。明洪武年间,侯成奉诏隶归德(今商丘)卫戍籍,遂为商丘人,为商丘侯氏始祖。七岁时受知于提学使梅之焕,补博士弟子员;五年后受知于郡守郑三俊。与弟侯恪同举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乙卯举人,同登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丙辰进士,授行人。后来,边境频频告急,侯恂多次上疏论核饷练兵方略,左都御史邹元标非常赏识他。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侯恂上疏追论“移宫案”和“红丸案”,同时又上疏论救刑部尚书王纪。当时朝中奸党十分恨他。
在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由于邹元标举荐侯恂巡按贵州,帮助中丞朱燮元等平息贵州水西土目安邦彦叛乱。以解贵州之围。因平乱有功,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朝廷准备擢升侯恂为京卿,但由于魏忠贤专权,朝野十分黑暗,侯恂的父亲侯执蒲以刚正不阿而闻名朝野。吏部尚书*星、吏部侍郎陈于廷等很信任他。当时,侯恂的弟弟侯恪也在朝廷做官,与同朝的缪昌期、姚希孟关系很好。侯恂在“红丸”、“移宫”两案中,又与魏忠贤奸党针锋相对。因此,魏党把侯氏父子视为眼中钉。说侯氏父子十分倔强,不能再让他们做一天官了。不久,他们相继被罢官。崇祯年间,魏忠贤被诛,侯恂亦被重新启用,后又被擢升为兵部侍郎。有一年侯恂和尤世威巡边时,在黄花镇遇火灾。火箭火炮,全部爆炸了。
侯恂受了重伤,在床上躺很久不能起来,请求罢官。崇祯皇帝说:“边境戒严。昌镇亟须饬备。”命令他休息治疗,不得引咎辞职。
从这些事情都可以看出来,侯恂不但正直无私。还心胸开阔,所以郑三俊才一说出口,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猜到了郑三俊要说的谁了。
郑三俊大奇,“检大人知道侯恂?”
郑三俊没有想到一个如此年轻的人,不但很是清楚大明的国事,对这些老大臣的事情也这般的清楚,隐隐约约居然觉得自己面前的这个蒙着个软皮面具的青年,就是皇帝!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听说过。今日跟郑大人,文兄都谈的很开心。希望大家都能够一起辅佐皇上,毕竟大明是天下人的大明。皇上是大明的皇上,皇上也需要人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