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我们要去找鬼子的晦气,为父母报仇!”
丁旭在奇迹群发表完这篇题为《让我们荡起双浆》的演讲后,奇迹群的群友们顿时情绪高昂,一举从关门黑的沮丧情绪中摆脱出来,目光也看得更远,看到了3328点。
既然目光能放得那么远,那么对于2000点大关的片刻得失,大家自然不再在意,转而兴奋地谈论起怎么耐心持股到3328点,让自己的本金再翻几个倍,从而彻底打垮鬼子,也就是丁旭所说的空头部队。
“你们的脑子都坏掉了!”红领巾适时地泼了一瓢冷水。
“小红你又开地图炮了,你是想学车牌,挨一记佛山无影脚吗?”玉影哭笑不得地说道。
“我错了,我还只是个孩子,童言无忌,你们原谅我吧。”红领巾立刻发了个大哭的图片,逗得众人笑了起来。
不过丁旭已经看不到大家的这些议论了,他发表完这篇演讲之后,便立马下线,开始认真地钻研起缠论来。
这几天,丁旭断断续续地看了些缠论,但由于缠论的原文散落在108篇博文中,有点想到哪就说到哪的感觉,体系比较散乱,中间还夹杂了大量的与读者互动的内容,看得丁旭有些云里雾里。
再加上缠中说禅对数学比较专业和着迷,经常在博文中搞些数学公式出来,动不动就是高等数学、量子力学什么的术语。而丁旭的数学一直不好,对于什么高等数学、区间套公式之类,看得是头疼无比。
也因为这样,丁旭曾一度扔下缠论。不敢再看了,怕自己越看越糊涂。
可是现在,陶夏邀请他正月初二去京城,还说她父亲准备介绍几个顶尖的股票作手和基金经理给他认识。
丁旭只想去见见未来的岳父大人,但陶明远这一招。摆明了要丁旭难堪。毕竟丁旭虽然被太阳证券出于宣传需要捧为少年股神,但丁旭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有些炒股心得的小散户,怎么能和那些在资本市场里兴风作浪的股票作手、基金经理相提并论?无论是炒股经验,还是理论知识,包括视野范围。都有如天壤之别。
不说别的,光是江恩理论、波浪理论之类,肯定是这些股市精英熟练掌握了的东西,但丁旭一直觉得这些理论有一定缺陷,在中国股市里也不怎么适用。因此更注重开发自己的简单而有效的盈利模式,而刻意忽略了这些来自国外的理论。
至于缠论,据说也是很多技术高手的必修之课,而丁旭才看了二十多章而已。
既然是这样,到时怎么和股市精英们对话?那不是小学生和大学生对话一样,很难找到共同语言吗?
也因为这样,丁旭这几天便开始恶补这方面的知识,期望能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于是他一头扎进了炒股知识的海洋中,越看越觉得自己以往所掌握的知识实在是太少了一点。因此有时越看这些东西,越让丁旭觉得心虚。觉得自己连这些东西都只是一知半解,居然能在股市里赚到几十倍,实在是撞了大运。
“可是技术真的是最重要的吗?如果真是这样,江恩当年为什么混得那么惨?炒股应该是七分心态,三分技术啊……”在昏天黑地的恶补和学习、思考中,丁旭有时也会冒出这样的疑问。
不过丁旭一直是虚心学习的。这个疑问也很快地被他压制下来,继续如饥似渴地学习起来。
从1月23日收盘后。丁旭一直沉浸在炒股技术的海洋里,不能自拨。就连窗外时不时传来的鞭炮声,也不能打断他的思绪。
一直到了1月25日黄昏,丁旭才被老妈拧着耳朵尖,从书房里提溜了出去。
原因是方晴叫儿子吃饭,丁旭却让老妈把饭端到书房里来,他想边看书边吃饭,最后惹得方晴大怒。
“看看看,就知道看,都看成书呆子了!”方晴不满地嗔道,“小心我把你那套破书给扔了!”
“怎么了?”丁旭揉着耳朵,嘀咕道,“寒假里学点炒股技术,争取以后多赚点钱,难道这不是正事吗?”
“那你说,今天是大年夜了,一家人吃个热热闹闹的年夜饭,是不是正事?”方晴的眉毛都快立起来了。
“今天是大年夜了?”丁旭拍了拍额头,恍然大悟地惊叫了一声,然后屁颠屁颠地跑去厨房,想抢着给父母盛饭舀汤,争取立功赎罪。
“我就说嘛,你看书都看糊涂了,彻底变书呆子了,连今天过年都不知道了。”方晴跟在儿子身后,不满地嘀咕着。
“哎哎哎,别这么说儿子。凡是做学问的,都容易犯迷糊。古人有孔子听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我儿子钻研技术,不知道大年夜的到来,这也不失为一段佳话嘛。”丁怀广乐得直笑,不忘为儿子打了句掩护。
“做学问?我呸!都钻到钱眼里去了,这和学问扯得上边吗?”方晴不满地瞪了老公一眼,“丁旭自己也说过,炒股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享受生活。他这么一味苦读,叫什么享受生活?”
“无论是看书还是炒股,只要能乐在其中,这本身就是一种享受的过程啊。”丁怀广反驳道。
而在父母争论的同时,丁旭已经一溜烟地跑到了厨房里,想给父母盛饭,却一眼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背影。
那是两位背有些驼、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是丁博和周玲,丁旭的爷爷和奶奶。
“爷爷,奶奶!”丁旭一下子愣住了,片刻后欣喜地叫出声来。
丁博正在厨房里抽烟,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因为以前他带孙子时。怕熏着丁旭,所以每次想在家里抽烟时,都会去厨房里抽,因为有排风扇,可以很快地把烟味排出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