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氏摆手道:“不值一提,打小就读书,十来年,就盼他有个出息。”
“可不是,都盼儿女出息。”马氏看着昌林道:“瞧你这小孙孙,也是个有灵气的。
没准儿,这么小就能握笔了。
弟妹将来,也是要供长孙读书的吧?”
周氏抬眼,看了看她,就收回目光给儿子继续揉着小手。
而管氏,则是颌首道:“他有那个上进心,肯定是要供的。”
“那是应该的。”马氏道:“只是累了你了,这一年一下来,光笔墨……”
她们这边拉着家常,沈笑就发现,马家的嫂子,脸色就没有刚才好看了。
接下来更是一句不说,还时不时的看看她小姑子。
又拉了会儿家常,马氏就要告辞,管氏把人送到家门外。
转身回家,从柜里拿出一块尺头,是块上好的松江布,她交给周氏道:“人去了你吴伯娘家,送去吧。”
“娘,现在就去吗?”周氏接过。
“你再去装些花生和枣干,路上走的慢一些。”管氏道,“咱们礼数到了,就行了。”
“嗯。”周氏拿着布离开,去做准备。
“伯娘,不行吗?吴家姐姐好看又爽利。”沈笑知道,时下相看,相中了,男方就会送件银饰,或镯子或钗子之类。
若是不成,就会送女方一块尺头。
管氏叹道:“婚姻是结两姓之好。
吴姑娘的娘,明显是怕她闺女进门受拖累。”
沈笑一想就明白了,“因为供三哥和昌林读书吗?
我们有一大家子呢,也不用她一个受累。
三哥考中了,全家还跟着沾光呢。”
她抱起昌林,道:“小孩子不就是要读书吗?
昌林,小姑姑教你读书好不好?”
“好。”昌林答应的很响亮。
……
沈小舟家,吴氏把正屋让给嫂子几个,带了朱氏和孙子去了厨房。
“娘,咋样?”朱氏问道。
吴氏心里有点打鼓,道:“看看你舅妈怎么说。”
堂屋里,马氏儿媳道:“娘,这还有把住的宅子陪嫁给闺女的道理?”
马氏道:“富贵人家有陪送宅子铺子的。”
她儿媳一顿,“他们家也不是富贵人家。”
吴姑娘道:“他家马上就出个秀才了。”
她嫂子翻了个白眼,“哎呦小姑,秀才是那么容易考的,你没有听管婶子说,读了十年书。
十年呀,还不一定都能考上。
要不,每年那么多人赶考,怎么状元只有一个?
你晓得这一年下来,得花多少钱吗?如果再供那个小的,我看,他家十几年折腾。”
“眼看着就考出来了。”马氏心里犹豫,道:“要是中了,咱们也有个贵亲。”
她儿媳失笑道:“娘,老话说,穷秀才富举人。
县城里有钱的,都是举人老爷。”
吴姑娘不同意:“谭秀才和阮秀才家,不都挺好的么?”
“呵,”她嫂子道:“谁不知道谭秀才家,全靠秀才娘子的绣坊支撑。”
顿了顿,她低声道:“阮家,那不是阮秀才有钱。
我们一个村的,都晓得他家替京里那家打理庄子,结果那一支战乱没了,庄子便宜了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