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五年,三月二日,李正兵营。
休整了几天后,李正把最开始召唤出来的五十名火枪骑兵改作斥候队,从此李正手下就有了一个五十人的斥候队,一个一百七十人的火枪骑兵连,一个拥有五十个炮兵和五门佛朗机火炮的炮兵排,一个拥有五百名火枪兵的步兵连,另外还有一个六百名高句丽降兵组成的辎重营,合计一千三百七十名士兵。
“启奏主公,一名高句丽使者到了营帐门口请求参见。”一名士兵急匆匆走过来禀报李正。
“哦?高句丽的使者来干嘛了?快叫他进来!”
李正躺在胡床上,叫了几个士兵在身边伺候着,一听这话,便来了兴趣,老子刚打了你的军营,你们高句丽的使者还过来干嘛?下战书吗?李正伸了下懒腰,端坐在胡床上,手上不由自主地拿了一把达玛士革刀用抹布擦拭着,高丽使者很快就被带到了帐子前,“启奏主公,高句丽使者带到。”传令兵的声音从帐外传来。
“嗯,把他带进来吧。”李正淡淡的说道。
这高丽的使者一进帐子便用阴冷的眼光看着李正,扯高气扬地说:“这位唐将,我高句丽大对卢渊盖苏文大人向你问话,我高句丽有上将千员,兵马数十万,你岂敢胆大包天地要出兵攻打我高句丽,你这是以卵击石,如果你选择投降,我们高句丽或许可以留你一个全尸,否则你惊将要承受我们高句丽的怒火!”使者说的很嚣张,大唐官话也说的很好。
李正一听,不禁怒火中烧,这高句丽棒子原来是来求战的,于是便冷哼一声,说:“呵,泉盖苏文本来就在高句丽权倾朝野,以下犯上,背叛荣留王,这场仗是你们高句丽狗先挑起的,竟然还敢来找我,让我投降赴死?来人,把这使者就地枭首示众,头颅扔给他的下属,送还给那泉盖苏文!”
话音刚落,高句丽使者当即吓得魂不附体,只见他伏下身子拜倒,口中不住的求饶,“还请将军大人有大量,在下不过是一介信使而已,将军何须如此?”
李正心中有气,便不耐烦的摆摆手,于是他旁边的士兵便走了过来,一拳把使者打倒,然后像拖死狗一般把这高句丽信使给拖了出去,没一会,士兵们就回来禀报李正,说是已经在门外把高句丽信使就地正法,至于把这个头颅带回去给渊盖苏文,那就是这位信使随从的事了。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在李正看来就是个狗屁,在春秋时期,当时的各个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的确是遵循着这一理念。但后来由于孙武提出了“兵不厌诈”,这句话也就成了一纸空文,李正也不打算遵守这个规定了,大唐高句丽两国之间的矛盾在他看来是根本不可能调和的,双方之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那么杀不杀这个高句丽使者在他眼中也是一桩小事,虽然一般大家都不会去杀使者,这样日后交战时也好说话,但是李正这次出手,这就等于告诉那渊盖苏文,老子这次出兵,双方不死不休,根本就没有一点讲和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