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庶族无名> 第四百零九章 天下暂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零九章 天下暂安(1 / 2)

汉授十一年发生的大事似乎不多,曹操的灭亡也在很多人的预料之中,毕竟整个中原最终被打的只剩下一个青州,事实上,曹操能够支撑近两年的时间才被攻破已经很让人惊讶了,毕竟青州说是多山,却也没有太多天险可守,像虎牢、伊阙、函谷这样的关隘更是没有。

夏侯渊翻山而战,奇袭张郃的战绩,打破了陈默战无不胜的神话,虽说那并不是陈默指挥,但依旧给很多人鼓舞,陈默也并非真的算无遗策,战无不胜,他一样会有失误,会被打败,不过曹操的死还是让很多人惋惜。

不过不管怎样,中原一统,陈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北方霸主,手握九州之地,雄视天下,如今天下,还能与陈默相争的诸侯,也只剩下荆州刘备,江东孙策以及蜀王刘璋三人,但三人也不过是借着地利苟延残喘,陈默一统天下之势已现。

汉授十二年元月,离家数载的陈默终于在稳定青州,并以徐庶领青州刺史之后,班师回朝,此番征战曹操,从汉授八年开始一直打到现在,足足花了三年时间,中原之地的战火方才息止。

江东,秣陵。

“可惜了。”孙权送走了前来请命北上的曹休等人,曹操收揽人心颇有一手,这一死,却是让这些提前被接到江东的曹氏将领义愤填膺,但孙权知道,此时已经错过了北伐的最佳时机,如果能再提前半年整合江东,配合曹操打陈默一个措手不及是没问题的。

只可惜,这世上没有如果,孙权治理江东的理念与兄长孙策不同,孙策在世时,对江东士族多为打压,他有这个能力和资格,但代价却是江东士绅与孙策始终不是一条心,刺杀孙策的刺客这么容易就伏击成功,跟这个也有关系,甚至有世家参与其中,至少是帮忙掩藏行迹和提供情报了。

孙权没有孙策的威望,他要坐稳江东,对这些士族就不能以孙策的方式来镇压,他选择以怀柔方式,准备将江东士族彻底拉上自己的战船,让他们为自己所用。

对错不得而知,孙策如此做,是不希望自己北伐受到太多掣肘,而孙权选择拉拢和安抚,则是为了确保江东的稳定,事实上,江东也彻底稳定下来了,并且也出现不少愿意投效孙权,为他出力的人才。

对于曹操之死,孙权只能表示惋惜,但现在北伐,孙权还没做好准备,周瑜、鲁肃也不建议立刻北伐,曹操已死,代表着曹操在中原的烙印彻底消失,就算那些忠于曹操的将领还在反抗,但这些人说实话,掀不起什么风浪,对孙权来说,虽然失去了北伐的机会,但也不全是坏事,曹氏这些心腹将领,如今只能跟随孙权了,这些人的能力还是毋庸置疑的。

比如曹休,比如文武双全的曹昂,如今虽然还不可能安排到军中,但他日将会是孙权制衡周瑜这些老将的力量。

“主公,如今曹操已死,陈默经此一战,虽得中原,但消耗颇大,恐怕也需几年来恢复元气,臣以为,当此之时,我等可以先谋西川。”鲁肃为孙权倒了一觞酒,笑道。

“子敬所言确有道理,只是这其间相隔刘备,子敬真以为刘备会让我等谋取西川?”孙权点点头,随即有些苦恼道。

刘备如今虽然只占着三郡之地,但一个南郡,就抵得上孙权好几个郡了,江东之地地广人稀,从东往西,长江两岸,若说人口最多的,恐怕就属南郡了,江夏连年征战,人口凋零,长沙、桂阳乃至整个荆南都被视作半蛮荒之地,而刘备将南阳掠来的人口尽数送往武陵、零陵,使得两郡人口激增,陈默打曹操这两年,一直在开发两郡,鼓励生育,如今如果算人口的话,刘备可不比孙权少多少。

如果让孙权得了西川,刘备就等于被夹在陈默和孙权之间,成为孙权抵御陈默的一处先锋,没有半点发展的余地,刘备会愿意?

如果刘备拒绝,孙权就算发兵西川,刘备在永安一带把后路一断,孙权除了撤兵,根本没有其他办法。

鲁肃点点头,这也的确是让人为难的地方,欲图西川,刘备是条迈不过的坎,而且刘备也不是傻子,会任由江东去取西川。

“主公。”鲁肃看着孙权,突然道:“当初为与刘备结盟,先主主动割让武陵、零陵二郡于刘备,只是当时并未言明是赠予还是借于,不如派使者,前去讨要二郡。”

孙权闻言目光一亮,如果武陵和零陵二郡在手,那也不用怕刘备截断他们退路了,但随即,孙权无奈苦笑道:“谈何容易?刘备安肯放手?”

当初孙策将二郡割让给刘备,但却没有说是给还是借,的确存了日后讨还的心思,但如今孙策已经不在,这就成了一笔糊涂账,无论谁说什么都有理,但如果真的拿了二郡,且不说刘备拿了数十万人口添补二郡,这两年努力经营二郡,单说地盘,一下子让刘备只剩下一个郡,刘备怎会愿意?

“自然不会,但主公可借此机会,借道去西川。”鲁肃笑道。

“此事再议吧。”孙权犹豫片刻后,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这其中涉及很多问题,不止是刘备借不借道的问题,就算愿意,西川何人去打?

要知道,就算打下西川,对于江东来说,中间隔着刘备,那西川就是一片飞地,征西主帅入川之后,借着江东之力攻下西川,却突然生了别的心思怎么办?别说周瑜,就算让他兄弟孙翊去打,孙权都不放心,担心打下后对方自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