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玄幻小说>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第636章 大明要与民分享(第三更,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6章 大明要与民分享(第三更,求订阅)(1 / 2)

彷效公司的模式,创办官办企业而已!

就这么简单吗?

其实也谈不上多复杂。

毕竟早在公司时代,随着企业的扩大,朱大皇帝就开始效彷后世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又参考这个时代的英国的一些公司经理制度,弄出了公司的经理人制度,从经理的选拔到任命,考核、审查等都有一系列的章程,就现在来说,公司的数百家独立经营企业依然运行良好,虽然多少总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那些经理的管理经营倒也还算称职。毕竟公司对管理层的监督是极其严格的。

虽然知道国有企业的管理和私人企业的有很大不同,但朱先海还是点点头,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暂时这么定下来的,不过对国有企业的各种章程制度必须先拟定好了。

朕先提几条,一是企业用人必须要严格管理。原则上官员的亲属家人,一率不得在企业内任职,必须要建立严格的回避制度;二是需要成立一个独立监管机构,负责调查国有企业的账目和监管企业管理;三是建立企业重大事务披露制度;四是企业需要按时定期披露财务报表,并且分配股息红利。”

其实和现在的公司管理制度倒也没有太大的差距,唯一就是禁止官员亲属家人的任职,朱大皇帝可不希望他的国有企业,变成后世那种充满各种裙带关系的国企。与其出台什么制度,不足直接禁止。

甚至朱大皇帝都已想好了,回头设立一个机构专门审查国有企业的财务、用人,而且两者不能有任何联系,毕竟,国人总有着能化神奇为腐朽的能力。

随后朱大皇帝又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职业经理的选择,可以直接从公司捞人。

“对了,那些国有企业也可以像公司一样,设立一些产业研究所从事技术研究,同时还可以投资一些专科学校,像纺织、钢铁、船泊、化工、建筑、农业、采矿、金融、商学、管理、机械之类的学校,培养专业人才。”

其实朱先海一手创办的公司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就是人才培养,每年都有上万专门人才从学校毕业,他们或是进入公司的所属企业,或是进入社会其它企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才在他们的领域内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人才再多也不嫌多,仅仅只有公司自己培养人才还是不能满足大明的需求,国有企业当然也要有自己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是,要不然人才,仅仅只有“南华系”的话,对大明不见得是件好事啊!

毕竟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啊!

其实在朱大皇帝的心里,他当然更渴望大明的民间企业能够越办越好了,但是就眼下来说,这不过只是想想而已,毕竟,大明是一个移民社会,移民社会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当然就是贫富差距小了,那怕是这些年出现了不少富人,但那些人办的企业,规模总归还是太过有限啊!资本多的不过区区几十万,少的可能只有几千元,上万元。

他们想要发展起来,就必须要一点点的完成积累。

大明不可能靠着如此缓慢积累去发展,所以大明只能选择另一种方式——大财团式的发展。

就像公司一样,在南华时代,公司不仅要兴建工厂进行工业上的发展、还要进行城市建设,与此同时,从国民教育直到医疗卫生,几乎无所不包了。

为什么现在近乎一个影子政府存在,也正是如此,在计划经济时代,权力最大的机构是那?

当然是国家计委了!

而在一定程度上,公司现在就是一个掌握了大明经济命脉的超级巨无霸吗?起到的作用,和后世的计委差不多。

不过,从今以后,他不孤单了,还有国有控股企业,嗯,这些企业还可以吸引民间资本嘛。

民间资本,这一次不仅可以吸引民间投资债券,也可以吸引他们投资国有控股企业!

国有控股,对于百姓来说,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渠道,总需要让百姓从中获利吧!

似乎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有老百姓从中获利了,才有可能实现藏富于民的目标。

毕竟,民富则国强嘛。当然这个所谓的民富指的肯定不是那些大富豪,大富商们富裕,哪怕就是给他们前面挂上一个“人民”的头衔,也改变不了大多数人没有富裕起来的现实。

所以,在朱大皇帝的心里,所谓的民富,就是绝大多数老百姓,最普通的老百姓富裕起来。

“既然是国有企业,在建设的时候,可以发行创始股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