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百里面对着这位已几日几夜没休息好的委员长,畅叙直言:“卑职以为中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具有长期抗战的条件。我对日作战之具体运用,华毕成的《国防论》说的很清楚了:第一期为防御时期;第二期为对峙时期;第三期为反攻时期。”
蒋百里原来也是想写一本针对抵抗日本的战略方针的著作,不过后来看了华毕成的《国防论》拿着笔竟然说:“有此一本《国防论》,吾辈何须多言?”是啊,自己想写的华毕成都写出来了。
听到华毕成,蒋介石眉头一皱,心里是五味陈杂。本来以为黄埔出身的青年将星应该是他蒋委员长的人,24岁就被自己提成了少将。可没想到这小子居然利用访问德国的机会在陕西建了个兵工厂,西安事变后公然和中央对立,现在陕西成了他的独立王国。
蒋百里却没有管蒋介石的反应,语气坚定地对蒋介石说:“上海方面的仗绝非不能打的问题,而是必须打,怎样打,亦即大打还是小打的问题。”
蒋介石问:“这是什么意思?”
蒋百里说:“北方战场业已揭开。汤恩伯、卫立煌等部占领八达岭、南口一带,给南下之敌侧背插上一把利刃。日军肯定是要南下的,因此,南口重地他们势在必夺,而我军亦在所必守。华北战事的扩大已无法避免。敌从华北而来最为忧虑,华北一马平川,千里大平原,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快速推进,速战速决。华北日军有关东军和驻朝鲜方面军作后盾,调动方便,进出畅通,随时可集中优势兵力,长驱直入。若日军在华北得势,以主力沿平汉路南下,直扑汉口。这样,我华中部队将被敌切断后路,既无路可守,又无路可退。华东我精锐部队则有被敌人一鼓而歼之危险。这也是忽必烈灭南宋的老路。”
蒋介石一听言之有理,便追问道:“依你看来,应如何办,才能避免这一危机?”
蒋百里继续侃侃而谈:“日军既不肯放弃上海,不如索性将计就计,扩大上海战事,把北方的日军吸引到南方来。我华中广大地区,江河纵横,水网泽国,机械化部队展开困难,敌之锋芒顿然锐挫,而我军则尽可发挥其优势。”
蒋介石阴沉着脸,在巨大的地图前凝视着,突然心中豁然开朗,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使他下定了决心,他不顾众将满脸的惊诧,连说:“对,上海要打,不仅要打,还要大打!把日本人吸引到上海来。”
蒋百里眼看蒋介石决心已定,仿佛猜透了蒋介石的心思,说道:“若决心在上海大打,第一步必须尽快向上海增加兵力,要造成以绝对优势兵力围歼上海之敌的态势,才能有效地吸引敌主力,将华北战场转移至华中。”
蒋介石自己看了蒋百里一眼断然一挥手,说道:“增兵,把精锐主力都调上去。”
“委座!华毕成说他愿意率100师来上海打头阵。”蒋百里随意的一说。
蒋介石心中一动,也好利用日本人削弱一下这个新的陕西王实力也是一举两得:“不过他的部队远在西安,时间上赶得上吗?”
“华毕成说他的部队可以空运过来。还说中央在西安的那几十架飞机,这次就顺路归还了。”
那几十架飞机本来是打算用来剿共,在西安事变时被十七路军扣押在西安。事变结束后华毕成一直软磨硬抗不归还,蒋介石脸上肌肉抽动了一下,嘴里挤出一个字“可!”
最终会议作出决定:(一)令张治中率领第87、88两师于11日晚向预定之围攻线推进,准备对淞沪围攻。(二)令西安之第100师空运赴上海,由张治中指挥。(三)令海军阻塞江阴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