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科幻小说>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11章 花豪马湘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1章 花豪马湘兰(2 / 2)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马湘兰苦苦等待,却没有王稚登的一丝讯息。”

“她每日在幽兰馆苦苦牵挂与思念,而王稚登却是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王稚登仕途并不得意,他到京城进行编史工作后。”

“处处受人排挤,只得做一些打杂类的工作,过得十分憋屈。”

“因此王稚登在绝望之下,打起铺盖卷就回到了江南。”

“由于心情郁闷,加之对痴情的马湘兰本就没多大情意。”

“因此把家搬到姑苏,断绝与马湘兰共度终身的想法。”

董鄂妃:画兰妙手马湘兰,秦淮八艳之奇女子,苦等无情郎几十年。

相比于其她七艳,马湘兰的爱情故事并不曲折,却与她的人生经历一样平凡。

幸运如柳如是,她嫁给了显赫人物钱谦益。

被钱谦益捧在掌心,享受到了普通女人的幸福。

董小宛同样幸运,她嫁给了冒襄,与冒家的一家老小相处融洽。

有幸运的,自然也有不幸的。

陈圆圆嫁给了敢为自己冲冠一怒的大英雄吴三桂,却同样在晚年受尽冷遇,遁入空门。

马湘兰的爱情,既称不上幸运,也称不上不幸。

然而,平凡的爱情,未必不感人。

送走了赵家公子,迎来孙家公子,每个名妓的生活都是差不多的。

她们陪着青年俊杰或达官显贵们过灯红酒绿的生活,旁人看来似乎光鲜无比。

但从本质上来看,她们始终是地位低人一等的乐籍。

不论是因为被拐卖还是自幼生长在烟花之地,妓女们大多是孤独且寂寞的。

在她们的生涯中,见识到了世人的冷暖,却不得不对冷漠的社会笑脸相迎。

有些困顿和痛苦,并不是锦衣玉食所能弥补的。

可以说,没有一个妓女愿意此生都被囚禁在烟花柳巷,她们更愿意像普通女人哪怕是村姑农妇一样过着贫寒的平凡生活。

妓女想要改变处境的方式不多,从良嫁人是最简单的一种。

多数妓女的心愿,就是在所有客人中挑选一个自己满意的男人。

由他来当自己生命中的英雄,将自己拯救出火坑。

不过,这世界上不是每个男人都能像钱谦益一样包容处于最底层的妓女,因此没有几个妓女能遇见驾着七彩祥云而来的英雄。

甚至,有的在妓院中守望了十几年,有的则苦苦等待了一辈子。

早年的马湘兰,与那些渴望着爱情的妓女一样,想要从客人中选择一位拯救自己于水火的英雄。

她苦苦的等待,一直熬到了自己二十四岁那年,终于遇见了最符合自己心意的王稚登。

秦淮河畔上,最不缺的就是文人雅士和妓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妓女因名人而闻名,文人亦因妓女而闻名。

王稚登来到幽兰馆,请求马湘兰替自己作画。

见心上人有求于自己,马湘兰自是非常欣喜。

她当即准备笔墨,挥毫画了一幅自己最擅长的叶兰图。

说起这幅画里的一叶兰,运用了马湘兰独创的技法。

在兰花之下仅有一抹斜叶,衬托着其上雅致高洁的兰花。

这种画法,将兰花衬托得十分清高雅致,不似其他兰图一般臃肿。

作画完毕后,马湘兰还在画上提了一首七言绝句《兰花》。

一叶幽兰一箭花,孤单谁惜在天涯?

自从写入银笺里,不怕风寒雨又斜。

这首诗的上首写了兰花清幽无依的性质,其实就是马湘兰在借此衬托自己的境遇。

下首文风一转,说兰花若是被写入银笺,便不会再畏惧疾风骤雨。

兰花所指代的自然是马湘兰自己,而银笺所说的正是王稚登。

此诗中马湘兰的心意已昭然若揭,就是渴望以身相许。

或许是马湘兰觉得仅凭这一首诗尚不足以向心上人表露自己的心意,所以她还特地画了一幅画,同样以一首七言绝句题诗。

绝壁悬崖喷异香,垂叶空惹路人忙。

若非位置高千仞,难免朱门伴晚妆。

这首诗体现马湘兰的另一种心态,她生怕心上人将自己看成寻常的青楼女子,认为自己对他的情意都是逢场作戏。

因此,她再次借断崖上的兰花表露了自己的心意,表示自己绝对不是水性杨花的女子。

王稚登的文采出众,他一眼便看出这两首诗中的情意。

然而,王稚登却表现得非常踌躇。

此时的王稚登已三十七岁,早已过了而立的年纪,可目前他的事业却不见起色。

眼看着自己就要进入不惑之年,可依旧没有功名在身,自己都不知道前路在何方。

显然,王稚登是个对待感情比较保守且负责的人。

他没有轻易地接受马湘兰,正是因为他不是个轻浮的人。

然而如今的王稚登,能给予马湘兰的却十分有限。

在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中,王稚登已发现马湘兰是个情深意切的女人。

若自己轻而易举地作出承诺,对她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反倒是一种伤害。

倒不如暂时不许下诺言,这样两人还能以相对轻松的心态继续交往下去。

除此之外,结合王稚登的身份来看他可能还有另一种的隐忧。

马湘兰虽然蕙质兰心,是全天下最善解人意的女人,又与王稚登情意相合,但说到底她还是秦淮河畔上的妓女。

王稚登的思想再开放,也不可能不对马湘兰的身份心存芥蒂。

毕竟,在王稚登之前,马湘兰不知邂逅过多少风流名士,这让王稚登无所适从。

况且,王稚登出身书香门第,又是当时的知名人物。

若王稚登迎娶了马湘兰,即便两人相处和睦,这件事也不会得到时人的祝福。

况且,马湘兰属于乐籍。

如果不能脱籍,王稚登娶她过门这件事就是违法犯罪。

即便朝廷不会追究下来,也会对王稚登的名声造成极大的影响。

考虑到上述因素,王稚登不得不装作一副不解风情的样子。

之后,他只是将两幅画卷起收好,客客气气地向马湘兰表达谢意,转身告辞。

“可怜马湘兰仍然对他一往情深,在得知其搬到姑苏后,甚至直接追了过去经常安慰他。”

“当然只能以好朋友方式,也都没到婚嫁那一步。”

“邻居都以为是兄妹,而马湘兰也只把苦楚往肚里咽。”

“马湘兰与王稚登兄妹般的关系,就这样维持了下去,不知不觉就过了30多年。”

“这个时间跨度太大了,一个女人能为一个男子如此牺牲,确实太不容易了。”

“马湘兰对王稚登,真是数十年如一日的苦恋。”

“随着时光的流逝,马湘兰也逐渐明白王稚登不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男人。”

“其实,像马湘兰这种人品高贵、才华高绝的才女。”

“并非无人追求,甚至可以说追求者甚众。”

“但都被马湘兰给一一拒绝了,她在情感上是一个很有洁癖的女子。”

“马湘兰为王稚登蹉跎了30多年的岁月,到了50岁仍然有年轻小伙子对她仰慕不已。”

“有一次,一位英俊多才的少年。”

“因仰慕马湘兰而拜访她,久久不愿离开。”

“这时外面来了一位要债的泼皮无赖,在外大喊大叫,结果少年立即慷慨解囊豪气地为她还债。”

“若非爱马湘兰,少年断然不会如此阔绰。”

“马湘兰本是豪爽之人,如此对少年特别好。”

“后来少年坚决要马湘兰为妻,还在秦淮河畔买了房子。”

“还给马湘兰置办了好些名贵首饰,但却被马湘兰断然拒绝了。”

“此时的马湘兰年已五十岁,思想已经非常成熟了。”

“她认为年仅20岁的少年只是一时冲动,毕竟两人年岁相差太大,终究不会幸福的。”

“其实,当时马湘兰虽然已经50多岁了。”

“但光彩照人,风韵不减当年,因而能被小年轻看上也不足不奇。”

“转眼到了1604年,那时王稚登已70岁了,这天他过七十大寿。”

“马湘兰专程赶到姑苏为他祝寿,如此歌舞达旦,连饮数月,成为苏州一大盛事。”

“而这时,马湘兰与王稚登已分别16年之久了。”

“马湘兰虽已57岁,但仍然风韵犹存,玉颜神貌。”

“而王稚登早已成为一个垂垂老者了,全无年轻时的风姿。”

“马湘兰深知两人今后绝无可能再见,因而难舍难分。”

“也许是这一次的大喜大悲,马湘兰祝寿回去后。”

“竟一病不起,或许心意得以圆满。”

“她拒绝医治,几日后觉得自己大限将至。”

“然后沐浴更衣,端坐而逝,终年57岁。”

“回顾马湘兰的一生,悲情而又惋惜,最令人感叹的便是她的才气与爱情。”

“她高绝的才情流芳千古,她痴爱的爱情令人热泪盈眶。”

“马湘兰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为人旷达,时常接济他人。”

“她本人对自己的诠释很到位,她是悬崖峭壁上的孤兰。”

“虽身处欢场,却品性如兰高洁蕙质。”

“或许爱兰如命,品性如兰,马湘兰在爱情上一往情深。”

“30多年来只苦恋一人,以致蹉跎了半生,然而多情总为无情苦。”

赛金花:秦淮八艳马湘兰,只为一句懂得,却错付一生的感情。

马湘兰是明朝末期金陵著名的歌妓,秦淮八艳之一。

她出生于金陵,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

由于家庭出生贫困,自幼就沦落风尘。

同其他七艳相比,马湘兰有先天性差别,那就是没有她们靓丽。

虽说也是杨柳细腰,但不及她们漂亮,充其量属于中等姿貌。

但她有两个方面却是其她美人所不能及,这也是她在美人如云的秦淮河畔崭露头角的资本。

第一,就是她的性格。

虽非美人却是清雅脱俗、平易近人,不像其他人高傲难处。

马湘兰极善谈吐、好交朋友,其说话音质和语气极有杀伤力,相当讨人喜欢。

最大的优点是善解人意、助人为乐。

她挣钱多但花的也快,除了自己开销外,很大部分都用来赞助。

由于隔壁就是举行科举的考场,每年大考时落魄的举子也不少。

还有横遭变故的商人等都能得到她的帮助,所以她的口碑非一般人而有。

第二,就是才艺方面。

除了精通琴棋书画和作诗外,最令人刮目的是作画。

她不是百花齐放,而是专攻兰花。

画兰已是炉火纯青,素有湘兰著称,连许多作画大家都自愧不如。

所以,要是能得到马湘兰的一幅兰花,也绝非一般人能想。

当然,马湘兰也有个缺点。

很喜欢讲排场,给人感觉显摆而露富,就是不低调。

门前宾客穿梭如织,出门则是高车大马,入门便是呼奴唤婢。

说是青楼女子,实有贵妇人气派。

秦淮河畔虽青楼林立,但她并不入伍。

而是靠客人的馈赠,在河畔盖了座属于自己的小楼。

不大的院子被她设计的如同花园一般,曲径回廊,花石清幽。

由于特别钟情于兰花,便在院子里植满兰花,还将该楼起名幽兰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