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凌河西岸阵地炮火纷飞,日俄军队想攻占浮桥的桥头堡,却遭到北洋军队顽强阻击,更要命的是,在危急时刻北洋军队就对日俄冲锋队伍进行密集的炮火覆盖。
每一次日俄军队进攻被打退,重新发动进攻就必须面对已经整顿过来的北洋军阵地的机枪火力网。北洋军当初作态要再辽锦一线和西南决战,大量弹药集中到前线,弹药充沛,难道拿人命去消耗北洋的弹药?那可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力帮助下储备的弹药,就算再多几倍的兵力也不够杀的。
渐渐日俄大军也意识到在缺乏重武器的情况下,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逐渐改变战略方式,改攻为守,只要守住阵地,等到后方部队攻克辽河防线,那么他们就可以撤离。
但是,很快西南军部队就抵达前线,更对的浮桥架起来。
“日俄采取防守的姿态,是想争取时间。”在锦州北洋军指挥部中,王士珍皱起了眉头,“如果让他们攻破辽河防线,我们辽沈一线平原地带兵力较为空虚,是无法阻止他们逃窜的。”
尹昌衡冷笑道:“想跑?门都没有。部队稍作休整,立即发动全面进攻。另,集中坦克部队和精锐强行突破,把他们拦腰斩断。”
西南军进攻能力不强,那是因为武器装备还没有完全跟上世界一流强国的水准,而且部队的指挥官水平普遍较低,军官速成班出身的军官,思维僵化,防守还凑合,真要进攻那可需要指挥官相当的指挥才能和灵机应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王猛是穿越者没错,可是他以前不过黑帮技术员出身,而不是正经八百的军官,懂得的军事理念最拿手的就是“游击战”,其次是电视上学的半吊子特种战术,其他的最主要的就是防守,比战壕铁丝网,防炮地下工事、坑道防御体系,机枪交叉火力等。进攻方面?了解真的很少很少。比如穿插包围?目前对面全是军队,行不通;剩下的只有空中打击配合装甲集群突击。
尹昌衡就准备使用王猛提出的坦克集群突击,这战术不是第一次使用,当初在江淮地区和北洋决战,西南也是用坦克突击冲破北洋军阵地导致北洋军阵地被突破,进而引发全面溃败。
不过王猛也是非常的郁闷,且不说中国这方面制造能力很弱,总共就造出五六十辆坦克,更要命的是坦克性能落后。坦克1型总重量只有五吨多一点,采用较大功率的柴油发动机,时速只有十公里,越野甚至只有五六公里的时速,前装甲只有1mm,侧装甲更是只有7mm,幸好理念先进,采用倾斜角度设计,好歹能够扛得住重机枪扫射,当然这个时候的重机枪也没有二战的时候威力大。可以说不计速度的话,总体还是要比二战时期小日本的豆丁坦克还差一些。
尹昌衡一声令下,北洋也全力配合,这关系到北洋在东北的老窝的安慰,要知道北洋许多军官的家属都在奉天。
“轰...。”密集的炮火反复敲打日俄军队的阵地,北洋军迅速将炮兵前移,不计消耗的进行密集炮火打击。原本就准备在二线消灭日俄军队的主力,为此北洋更本就没有在二线准备防御阵地。而日俄军队临时抢修的战壕,也更本挨不住密集炮火的摧残。
在炮火掩护下,不计其数的北洋和西南军向前推进,知道日俄阵地前两百米,改为匍匐前进,挺近到一百米才停住。而主攻方向,几十辆坦克发出沉闷的轰鸣声也缓缓压过去......足足半个小时的炮击,炮火开始延伸,同时无数的红色信号弹升空,那就是进攻的信号,无数的部队发动惊天动地的呐喊发动冲锋,只有极少数的日俄军队反应过来,发动零星的反击,可是百米距离不过十几秒钟,中国军队就冲上了阵地展开了白刃战。
坦克部队的主攻方向更是直接碾过阵地,坦克带的机枪直接将冲向坦克的日军官兵打成筛子...天空中盘旋着的飞机不断俯冲投弹,摧毁炮火打击后残存的火力点,甚至轰炸敌人集结的部队,以让对手无从展开有组织的抵抗。
——————————————在辽河一线战争更加惨烈。
日俄军方都知道只有突破辽河防线,他们才有一线生机。尽管明知道在北洋防守部队密集的机枪火力封锁下的冲锋几乎等于送死,但是进攻却没有一秒的停顿。
指挥官只有硬着心肠下令:进攻——进攻——再进攻!!!
辽河河面上几乎布满了日俄官兵的尸体,可冲锋却仍然没有停止。
如此惨烈的冲锋,让亲临前线督战的段祺瑞和徐树铮心底都升起一股寒意,换成他们绝对不可能下达这样的命令。此刻他们的内心已经无法分辨是敬佩还是悲哀或者是恐惧,也深深体会这样疯狂的敌人是何等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