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言情小说>穿越之我是耿精忠> 第三百二十章 广州之战(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章 广州之战(二)(1 / 2)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其实,自从前明袁崇焕取得了关宁大捷之后,明朝就将火炮的运用,一直定位于是守城利器,根本就没有怎么想着用大炮去攻城。而事实上,袁崇焕的关宁大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这一战中用火炮侥幸重创了努尔哈赤,使的其伤重不治而亡,本身的偶然性太大了。但也就是从那以后袁崇焕就制定出坚城配大炮的战术模式。后来也成为前明军方的火炮使用原则,即使是在袁崇焕死后,这个战术原则也没有改变。

而这样一来,前明按照这一战术的要求,一味的都在追求大口径重型火炮,根本就忽视了中轻型火炮和火枪的制造和发展以及运用。而且在事实上,还将重型火炮的使用和发展,推进了一个战略误区。实际上,大炮的最大作用并不是在守城上,恰恰是攻城。原先像红夷大炮这样的重型火炮,威力确实巨大,用于野战,显得很是笨重不堪,运输不便;而用于守城,效果到还算是不错,因此使得他们一错再错。

在袁崇焕死后,前明边军大将祖大寿守大凌河,守锦州的两战中,尽管明军都拥有大量的红夷大炮,但清军却釆用长期困守,围而不攻,围城打援等战术,结果这两次围城的结果都是以祖大寿粮尽援绝,最后投降而告终,结果是把大批制作精良的红夷大炮白白送给了后金而已。反而成为清军攻破明朝坚城最有力的武器。

本来,把红夷大炮用于攻城。能够充份发挥它射程远。冲击力大的优势。用来攻击城楼、城墙可以压制城头的抵抗力量,轰击城门,又能为攻城的士兵打开缺口。根本就不需要再拿人命向城上填。一些原先看来无法攻克的城池,却都能攻克了。在近现代战争中,自从有了火炮之后,就不乏有用重型火炮击溃敌军的防守阵地、城墙、要塞等而取得胜利的战例。

天聪七年,沈阳城守祝世昌给皇太极上了一份奏疏里,内容就是要皇太极大举伐明。奏疏里专门提到:“攻城当专用红衣炮,国中新旧三十馀具,沈阳留四具,城守已足,馀悉载军中.......用兵当兼奇正,轻兵先发,夺人畜,掠储峙,然后整军挟红衣炮自大道徐进。”这一条就说明了红夷大炮的主要作用。在崇祯十三年的松锦之战,以及后来南明弘治二年的扬州之战。江阴之战中,清军能够很快攻破城池。红夷大炮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甚致可以说,如果淸军没有红夷大炮,很难横扫南明。

耿精忠当然是熟知近现代的战例和各种武器的运用,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要掌握绝对的主动权,因此这些年一直就十分重视这方面的研发,重型火炮就不用说了,战舰上需要的就是威力大射程远的重型舰炮,而轻型火炮也没有放弃,陆战型大将军炮与将军炮从十二磅到六磅各式各样都有。相对应的,陆战军火炮都设计了相当合理的炮车,尽可能的减少它运输的困难,就目前的成果来看,效果相当的不错。现在,用这些大家伙攻城的时候,就充分的体现了它们的用处。

两百门火炮连续不断后喷出火舌,发出怒吼,将炮弹无情的射向广州城的城墙、城楼、城门上。在连续七八轮轰击之后,城墙是中弹最多的,在岗子村那坚固的城门附近的城墙上,以经密密麻麻,布满了几十凹凸不平的大坑,而城墙上的裂纹,己是如密如蛛网一般。这也难怪,就这城楼一片地方,乃是炮火重点攻击的部位,就这期间至少承受了两百发炮弹,没有一点反应那就真是怪了!

上方的城楼同样也遭到了五六十下的炮击,墙壁被打裂出十来个大洞,屋顶已经砸塌了一半,城楼内的房间里更是一遍狼籍,己有近百的守城士兵丧命。而广州城里的守军这时根本就不敢在城楼上站着了,纷纷向两侧退让,就连指挥战斗的广州总兵官祁力文也退避到一边,整个城楼几乎就是不设防的。

马尾军火炮重点打击的并不是城门段,而重点在于杀伤成头上的守军,但是就这样,城门上也挨了好几十下,在城门上以经眀显的出现了近十处破洞,但是城门依然没倒。到了这个时候,马尾将领也从望远镜里看到了城门处的情况,纷纷大骂尚可喜狡猾,居然提前将城门都堵死了!曾养性一直在指挥车上看着炮击的效果,不得不说,他们的大将军炮简直就是威猛绝伦,完全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强最好的攻城武器。现在的他,更是充分的认识到了火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巨大区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