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小说>清太子今天作死了吗> 第219章 二更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9章 二更合一(1 / 2)

康熙三十二年到康熙三十三年间的冬天非常冷。

这并不是因为失去了许多老臣,康熙和胤礽主观感到的冷。

康熙三十三年就是欧洲大寒灾所发生的的1694年。虽然以大清的地理位置,受寒灾影响没有那么大。但这冬季,仍旧比寻常冷一些。

病弱的老人们每年冬天都是一个难过的坎,康熙三十二年到康熙三十三年间的冬天,更是一个犹如鬼门关一样的大坎。

于是,在这个冬季,康熙的老臣们去世了太多太多。

耳熟能详的,一面之缘的,记不起名字的……康熙耳边好像天天都能听到谁病逝,精气神肉眼可见的颓了。

这些人平时或许对康熙并不重要。但这些人加在一起,对康熙而言就是曾经、过往、青春等等代名词。

说矫情一点,康熙还活着,却仿佛看到了一个时代的落幕。

胤礽很赞同康熙这个说法。

现在去世的都是曾经随大清入关的老臣,是帮助顺治和康熙坐稳入关龙椅的大臣。他们接连离世,确实是一个时代落幕了。

康熙朝中剩下的人,就基本上是入关后培养的了。

康熙和胤礽心情再沉重,这朝中政务也得继续做。

因为老臣们逝去太多,新人们纷纷上位。朝中悲伤和喜悦交织,有人刚掉完几滴眼泪又笑出了声。

倒不是虚伪,只是人生本就是如此,有喜有悲,悲喜交加。

康熙看到东瀛国王接受册封,每年纳贡;看到琉球国主动要求大清海军保护,甚至希望皇室全迁到大清京城当一个闲散王爷,把琉球国土交给大清掌管;看到皇子们齐聚高丽,高丽国王恭敬迎接,愿与大清开边境互通有无,再不设贸易限制,并派使团来大清学习如何通商……

他也和胤礽一同笑出了声。

“好起来了,都好起来了。”康熙感叹,“周围稳住了,一切都好起来了,就剩安南。”

康熙能在高丽饥荒的时候,调集粮食帮高丽赈灾,他对周边藩属政权的善意比胤礽强多了。

听周围藩属都愿意跟随大清这个宗主国,大家一同出海赚钱,吃好玩好,不再搞事,康熙很满意。

能不打仗就别打仗,康熙不是好大喜功的人。

胤礽倒是有些不满,他嘀咕“东瀛怎么这么怂?他之前不是很嚣张吗?我还以为他们会反抗,我们的大炮能朝着他们岸上打几炮,他们才屈服。”

为此,他专门让人把船漆成了金色。

黑色的船哪有金色的船好看,对吧?

康熙道“东瀛之前的嚣张,都是来源于中原王朝没有打到过他们本土过。特别是成吉思汗远征东瀛时遇上了大风,他们便以为自己的岛屿被神灵保护。他们无论怎么在外面挑拨其他国家,他们都有退路。”

胤礽道“现在咱们上岸了,他们发现神风护佑没用,就直接怂了?”

康熙失笑“那不然呢?”

胤礽长叹一口气“我明白了。”

是啊,明白了,他应该早就明白的。

看看以后东瀛那怂样,他就应该明白得不能再明白。

胤礽道“不过东瀛是条卑劣的恶犬,在我们强大的时候,他们比任何狗都听话,一旦我们有空隙,他们立刻就会化身成恶狼,撕咬我们的血肉。”

康熙扬了扬手中的书“朕明白,历史书中都写着呢。朕只能保证,在朕和你当皇帝的时候,大清不会被恶犬反噬。之后的事,朕可管不了了。”

胤礽叹气。话是这么说……

算了算了,想那么多干什么。他不如想想,没有老臣们帮忙,出版署和审计署要怎么办。

现在这两个部门全靠他一个人撑着,这可不行。

其实胤礽还有两个人选。

陈廷敬可以去审计处,徐元梦可以去出版署。

但陈廷敬现在根本不想回京,在伊犁干得热火朝天;徐元梦居然跟着唐甄跑到新大陆去学习了。

没错,跟着唐甄……

唐甄见太子无事之后,就带着一群优秀的学生,蹭着大清海军的大船以帮助大清和海外诸国谈判、交流的名义,环游世界去了。

徐元梦自从跟随胤礽两次后,心态发生了极大变化。

他认为读万卷书很重要,行万里路很重要。所以他要读遍全世界的书,行遍全世界的路。

行吧。

徐元梦虽然汉姓是徐,但他是正儿八经的满洲正白旗老贵族舒穆禄氏。

一个老满洲贵族想成为这大清第一的学问人,康熙能不支持吗?于是徐元梦就成了唐甄的副手了。

胤礽又想了几个能用的人。

这些人要么自请去伊犁州、喀尔喀蒙古、东北边疆去建立新的城市,以增进边疆贸易;要么自请去大清的沿海和南洋,去完善海上贸易;要么干脆环游世界去了,为海外大清人带来秩序和保护。

天才都会有野心,也会有远见。他们清楚的看见,大清内部已经安定下来,只需要一些平庸但肯脚踏实地的人按部就班不扰民的工作,就能让大清顺利进入封建王朝的盛世。

混乱才会带来机遇。他们若想要实现更大的梦想,那就只能去这些大清的势力还未建立的地方。

无论是封侯拜相,还是青史留名,都不是在安全的地方按部就班的工作能得到的。

于是,四十岁左右的中流砥柱全跑了。康熙和胤礽坐在乾清宫内面面相觑。

“汗阿玛,叫几个人回来吧。”

“他们不肯啊。”

“下旨强制他们回来?”

“但他们回来之后,谁去接替他们?”

父子二人再次面面相觑。

最终,他们决定提拔二三十岁的小年轻,来处理国内的事。

这群小年轻先在国内练练手,然后派去国外接替中流砥柱们。

待中流砥柱干不动的时候,小年轻们也到了四十岁左右,成为了新的中流砥柱。

小年轻们在国内学会如何工作,去海外实践自己的奇思妙想,再把实践成功的想法用于国内。

完美。

就是康熙和胤礽作为决策者,带新人会很累。

父子二人只能相互安慰。没事没事,等其他阿哥们成长起来,他们就有更多的人可用了。

“让两位王叔也重新回来干活吧。”胤礽建议,“他们虽然带兵差了一些,但一些繁琐但不需要动脑子的工作,他们也能做得很好。”

康熙点头。

他哥哥弟弟虽不如胤礽的哥哥弟弟有用,但也能用用。

于是康熙就以现在老臣去世太多,他又梦到太皇太后,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怀念以前为由,让闲了许久的裕郡王和恭郡王重新变回裕亲王与恭亲王,回来替他干活。

福全和常宁还没来得及感激,就被康熙火急火燎一脚踹进审计署和出版署。

老好人福全管审计,去催债抄家砍头;对文学一窍不通的常宁去出版署,管着一群文人,一同为建设大清的文化事业而努力。

福全“……”

常宁“??”

他们找到康熙道“我们不是不想帮皇上,但这实在是……要不我和他换换?”

康熙却摆手“你们不擅长什么才能做什么。放心,太子已经为你们找来副手。”

胤礽对他们温文尔雅一笑,身后走出两人来。

一人是噶礼,他将成为审计署二把手。

一人是阿灵阿,他将成为出版署二把手。

噶礼笑得和胤礽一样温文尔雅,看上去仿佛一个文弱书生。

阿灵阿却表情严肃,从体格看,怎么都像一个武人。

常宁心直口快“皇上,您给他们的职位,真不是弄错了?”

康熙指着胤礽道“保成推举的,弄错没弄错,问他。”

常宁“……”我的好兄长哟,太子还真的成了二皇帝了是不是?你好歹问一句啊!

对太子举荐人才一事,康熙放心极了。

何况这两人这么年轻,只要活得长一点,以后都是太子的臣子。胤礽给自己选臣子,康熙只需要静静地支持。

噶礼的笑容更加温文尔雅,倒是阿灵阿目前城府还不够,惊讶地看了胤礽一眼。

胤礽对他点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