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小说>58万人的唐朝生活> 第四十三章 共和法难(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三章 共和法难(2)(1 / 2)

谯郡,谯县东陵寺。

这是一座建于东汉灵帝时期的寺庙,据《三国志》记载,汉中平四年(187年),曹操受到权贵排挤,由济南相国改任东郡太守的职务,曹操谎称有病辞官回到家乡,在谯县(今亳州)城东50里筑精舍,“春夏读书,秋冬狩猎”。这基本上就是东陵寺的来历和前身了。至于什么时候由曹操孤堆变成寺庙的,已不可考。在解放后,这里的寺庙也早已经被拆毁变成了一所学校。

但是在公元620年,也就是共和2年,这里还是一座封土台高就有十米,占地好几平方公里,金碧辉煌的大型寺庙。庙前松柏数人报不过来,看上去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寺庙有高塔,有大殿,日日香火不停,禅唱之声不觉于耳。各路居士和供养人负责寺庙洒扫,火工,耕种。比丘们只管打坐参禅和开坛讲经,要不就是整个谯郡云游,化缘求布施。

当然,最多的还是放债收债,以及催租。

整个谯郡周边,大概有十之四五的土地,乃是东陵寺所有。沿涡水的所有上等水田,几乎都是东陵寺的寺产。

东陵寺就是靠着放贷和大量的寺产,役使佃户和净人,让东陵寺的上千僧人比丘,过着奢靡的生活。

宝殿中三世佛金光灿灿,近前一看,乃是铜铸,又以松石,金银装饰,端的是宝相庄严。

但是这里又有多少民脂民膏呢?起码这些宝相庄严的铜佛像们是不知道的。而在下面叩首供奉的比丘僧们,又不屑知道。

不过这份世外桃源般的宁静,在几日前,被一纸告示给打破了。几个自称黄淮总督府下联合巡检司的人来到了这里,然后贴上了一张大大的告示。

内容很简单,七日内,总督府下属太常院主簿将到此给东陵寺的比丘们考试。考试不合格的将被还俗!另外,总督府民政曹的判官们将来清理东陵寺的庙产和土地。

这一下,整个东陵寺的比丘们立刻群情激愤,一个个早就忘了佛祖的贪嗔痴三戒,一个个口吐芬芳,摩拳擦掌,打算给这个什么劳什子总督府一个好看!

这之后的几日里,一帮比丘进进出出,带着绢帛,铜钱等物奔向各处。又有各处的信徒和附近的几处大盗,蟊贼来至东陵寺,一时间香火兴盛的东陵寺乌烟瘴气,各处强人喝酒吃肉,肆意喧哗,让整个东陵寺不像寺庙,倒像贼窝。

其实,本身就是贼窝也说不定。

七日后,一个穿着青色直裰,戴着褐色僕头的骑马汉子来到了人声鼎沸的东陵寺庙门口。远远看去,在高高的阶梯上,寺门旁边的那则告示已经被撕了个七零八落,而从这些进出庙门的人身上看,这怎么也不像个等待考试,并且准备交出寺庙田产的样子。

来的那个汉子冷哼了一声,拨马就走。

下午申时,在谯县的官道上的,一堆黑甲兵士像一片乌云一样卷了过来。看上去有两百甲士,三十多骑兵。

“校尉!前面就是东陵寺了!”上午时分来此地的那个汉子已经换了一身装束,黑蓝色的半身钢铠,后腰上挎着箭囊,马鞍左侧插着弓袋,右侧的鸟翅环上挂着马槊。

被称为校尉的那个人装束和那个汉子差不多,就是在钢制头盔正面缀着两个括号一样的东西,中间是一颗铜星。

“步军正面守住寺门,骑兵出左右,兜住寺庙周围,不要走脱一个!”

一众四分之三黑钢铠甲的步兵们举盾上前,持弩者居后。持步槊者列两侧,以鹤翼阵堵住了东陵寺正门。

正门堵住之后,那校尉挥了挥手,刚才那个骑兵汉子立刻控马向前。

“呔!东陵寺的僧人听着!尚书令窦公建德钧令,你们可曾晓得!若已晓得,为何不开寺门出迎!”

“阿弥陀佛~”一声佛号,一个大和尚出现在了东陵寺正门上方。

“本寺乃方外之地,如何能听俗世号令?众位可速速离去,莫要搅扰了本寺清净,若永坠阿鼻,岂不惜哉。”

“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尔等胡僧,自天竺西来,不事生产,专门搬弄是非,哄骗愚夫愚妇,大肆敛财,兼并田土!贪嗔痴三垢俱全!还说什么佛门清净地!劝尔等速速出寺,自缚于庙前。圣人仁慈,当给尔等一条生路!”

那大和尚又是一声佛号,这次连解释都不解释了。

“众位定要犯我沙门,吾等也只能金刚怒目,以护我佛门周全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