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又有大象犀牛献舞,激起广场上一阵又一阵欢声雷动。紧接着,李龟年弟兄三人也登场献艺,李龟年一边击羯鼓,一边与弟弟李鹤年引吭高歌,李彭年则合着歌声舞蹈。
明皇看得津津有味,满是赞赏地说:“李家兄弟技艺不凡,我大唐真正是人才济济呀!”
杨玉娘凑趣道:“凭玉真说,陛下才是大唐第一人才!”
明皇笑了:“此话不假,玉娘不但是一朵解语花,更长了一双慧眼。”
杨玉娘略略一笑,却没有再说什么。她想起了分别不久的寿王李瑁,不由得柔肠百结。此刻,为圣上贺寿的人群中有没有他呢?登上花萼相辉楼时,她曾暗里搜寻着他的身影,看来看去,也没有见到他,不知他过得好不好,是否已经把她忘到了脑后。他是个多情之人,一定还把她记在心头。她却几乎把他淡忘了,日夜沉浸在与明皇的欢愉之中,想到这里,心中不由得有些歉然。
明皇兴奋地拉拉杨玉娘的衣袖:“玉真快看,公孙大娘来了!”
杨玉娘举目看去,广场上,公孙大娘已经舞动了手中剑器。明皇说:“这便是《西河剑器浑脱》了”。
“闻名已久,几日得见,一定要好生看看。”
“玉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看了公孙大娘舞剑,兴许能把《霓裳羽衣曲》再做改动,加上些大气,少一些阴柔。”
“玉娘也是如此想的。”
那公孙大娘长裙飘飞,窄袖精敏,手中长剑寒光四溢,她身手矫捷,矫若游龙敏如脱兔,上下腾越,左右飞闪,舞至酣时,只见一团寒光绕着她的身躯,剑与人融为了一体,浑然不可分辨。公孙大娘持剑满场飞舞,锐不可当,场外数万百姓的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杨玉娘也情不自禁地连声喊“好”,又“忽”地立起来,身体前倾,一手提着裙裾,眼睛盯紧这公孙大娘的一举一动。仿佛她也想下场去与公孙大娘一同起舞。明皇笑着拉她坐下:“玉真,忘情了!”
杨玉娘缓缓坐下,眼睛却一刻也不离开公孙大娘:“果真是天外有天楼外有楼,玉真今日才知道,陛下您把天下的奇人都招到宫廷里来了。”
“天下之大,奇人之多,哪里能都招了来!不过,朕倒是立下了宏愿,此生一定把异人杰士都网络到朕的身边来。”
公孙大娘收势下场,一名身躯娇小的女子又姗姗出现,杨玉娘认得她,轻声地说:“念奴来了。”
“这念娇体弱瘦小,出声却能盖过管笛,朕每每不能自解,这个小小人儿,哪里来这么大的音量。”
“进宫之后,玉真曾听高将军说过,陛下大宴群臣时,群臣酒酣耳热,喧哗不已,严、韦二位侍御屡屡禁止,众人听而不闻,根本不与理会。二位侍御无计可施,乐工们只得停止了奏乐。此时,陛下就让高将军登楼高喊:让念奴出来唱歌,玢二十五郎吹小管笛伴奏,你们能静下心来听否?这么一喊,喧哗声很快就低下去了。及至小管笛一响,念奴再顿开歌喉,全场就鸦雀无声了。”
“不假,确有此事。玉真,念奴要开金口了,且洗耳静听。”
手中檀板一响,念奴引吭高唱,歌声果然钻天如云,直上九霄,满场人声顿时寂然,只有念奴的歌声回荡飞扬:
“大唐千秋,
千秋大唐
日月不老
河山长存
唯我大唐,
社稷永固
苍天护佑
吾皇千秋
岁岁年年
当有今朝!”
是夜,明皇在花萼相辉楼大宴群臣。在欢呼声中,明皇满面春风,将手中盛满琼浆的玉碗高高举起:“据中书省昨日呈报,我大唐全国人口已有四千八百万之众,四海清平,行数千里可以不持寸刃,天下丰足,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自此天下无贵物。我大唐开元盛世已达鼎盛,朕决意要改换年号,以图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