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言情小说>骄宠> 472 小兔崽子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72 小兔崽子们(1 / 2)

小小少年年约六、七岁,眉眼稚嫩的很,然他长相却非常出色。

五官干净立体,皮肤白皙水灵,一双上挑的凤眼漆黑狭长,鼻子也很高挺,小嘴巴更樱桃般红润润的,这模样活似观音坐下的小金童,说不出的俊俏。

然他五官轮廓却和大魏某个威名赫赫的王爷像了八、九分,俨然就是其缩小版,再看其行事风度,稳重得体的简直不像是这个年纪孩童该有的模样,举止有度,审慎有方,身上一股子贵气,明眼人一看,就知其乃位高权重的勋贵世家出身,这少年确实出身不凡,盖因其乃秦王府世子秦元劭,小名叫小勺子。

而另一个方才称呼车中贵妇为“婶婶”的,年约十一、二的少年,却是自三岁后就一直养在秦王府的魏释锦。

小勺子站在车辕上观察了一会儿周边环境后,确定没危险了,这才朝着小叔叔魏释锦笑一笑,一下从车辕上跳下来。

“哎呦小祖宗,你慢着点。”魏释锦忙不迭上前去接,虽说这小侄儿自三岁起就一直由他父亲亲自打根基学武,至今用上计谋和他身上各种防身物品,撂翻三、四个大汉不是问题,可他毕竟还是个小童儿呢,若是一个不慎歪了腿脚,得,待会他那婶婶指不定又该怎样给他们两个排头吃了。

小勺子嘻嘻一笑,站稳了身子就对魏释锦说,“小叔叔别紧张,劭儿无事。”黑眸灵动的转了两圈,眸中全是慧黠狡诈,这小东西,除了在他父亲和舅舅跟前老实些,别的休想有人能制住他。

不过,秦王府的秦王妃自有一套教养儿女的办法,因而,即便聪慧灵动如小勺子,再不想惹的母亲烦心,被知情的父亲用鞭子抽的情况下,在母亲跟前也得规规矩矩的。

小家伙和小叔叔打了招呼,挤眉弄眼一番,再回首去接母亲,却见母亲已经从马车里躬身出来了。

六月和七月正扶着她下车,眼前的妇人二十左右的年纪,正处在一个女人最美好的年华,她皮肤白嫩的像是可以掐出水来,远山眉钟灵毓秀,一双美眸妩媚撩人,每一寸眼波都像一段就秋情,不笑自带三分嗔,一笑便开三春颜,真真是艳比花娇。

偏她一举一动都规矩端方,优雅如画,让人看上一眼就再不忍心移开,却又不敢心生冒犯。

这是三年后的秦王妃,岁月没有在她脸上添加上多少印迹,却赋予了她更多的曼妙的韵味和女人独有的万种风情,一种养尊处优的贵气从骨子里散发而出,让见到人的俱都躬身行礼。

“母亲,孩儿扶您。”小勺子巴巴的凑过来献殷勤,六月此时也拿了帏帽过来,要给池玲珑带上。

池玲珑微微弯身,待眼前被一层黑纱遮住,才捏了捏身前儿子的小脸,没好气的嗔道:“行了,你父亲没在跟前,不用笑的那么谄媚。哼,既然跟着母亲出来了,可不许胡闹乱跑。待会就跟着你小叔叔,以及两个暗卫去街角处看看便过来,不许去别的地方。”

“是,是,孩儿都听着呢,母亲您说什么就是什么,孩儿都听您的,您看这样行么?”

小勺子扬起脑袋讨好的问母亲,虽然很喜欢被母亲捏捏小脸揉揉小脑袋,但是,此刻是大庭广众之下,他好歹也是秦王府世子,娘亲您能不能给儿子些脸面?

小小少年已经懂得了面子的重要性,池玲珑为人母的,自然知道儿子黑漆漆的眼珠子咕噜噜转着,是在想什么,不由笑出声来,温声应了,又叮咛嘱咐了两句,便不再说其他的了。

魏释锦看这边母子二人的感情交流的差不多了,这才走过来见礼,池玲珑扶他起来,小勺子已经自然的牵了小叔叔的手,两人结伴往前走。

此番是魏释锦奉师命,出来体察民不聊生下的世态炎凉,小勺子好奇,也想跟着出来,看看舅舅口中的“百姓苦不堪言”到底是什么场景,池玲珑不放心,在参加完池明瑄第二个儿子的满月礼后,才让六月将两个小的送到江阁老府上,她陪着他们一道过来。

两人小儿在前方走着,池玲珑不紧不慢的跟在后边,因为是出来赴宴的,她穿着奢华,即便眼前的黑纱直接垂到脚踝处,遮盖了发髻上的宝石珠钗,却还是遮盖不住靴子脚尖处偌大的两颗东珠,以及裙摆下边闪闪发光的流云纹金边。

这副行头出现在乱民和乞丐聚集的南大街,肯定会引来骚乱,池玲珑自然不会轻易露面;索性小勺子和魏释锦都穿的“质朴”,即便走出去,也不会出什么事儿。

小勺子回首看看不紧不慢跟在他们身后的母亲,和母亲招招手,就由两个已经露脸的暗卫领着,往难民汇聚的地方而去。

池玲珑停步在胡同口,看着已经有了小少年雏形的长子走远,不知怎的,竟有一种雏鸟要飞离母亲身边的辛酸感;也还好,儿子对母亲依恋又敬爱,即便走远了,也不忘回头看一眼。

远处的粥棚冒出滚滚热气,锅盖掀开,一股子白粥的清香向四处荡开,难民们早就排了看不见尾的长队,只为巴巴等一碗一点不能打底的稀饭。

即便这样的景象已经看了三年,池玲珑仍是忍不住心酸,三年灭顶天灾,国库存银告结,难民四处皆是,一开始她还和秦承嗣商量,拿出她部分私银在城门口设立粥棚,秦承嗣同意了,却没用她的银钱,顾自走了秦王府公帐,开支了一大笔钱财,高价买来粮米

然而,天灾不是一日两日,也不是一月两月,甚至不是一年两年可以结束的。

秦王府所设立的粥棚,也从一开始浓浓一大碗粥,到了后来的稀饭,直至到了现在,只能每隔七、八日施舍一次。

施粥数量日益减少,一方面确实是因为不想在这乱世太打眼,成为先烂的出头椽子,毕竟连国库都没存银了,大魏国境内几个特大粮仓的粮食也已经接近告罄,若此时独独秦王府还这么大张旗鼓给难民施粥,就别怪弘远帝看不顺眼,要向秦王府“借东西”了。

二来,因为三年天灾,秦王府中早年存的粮食只出不进,五十万大军的粮草已经成了负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