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龄侯夫人接口道:“能够得到宫里嬷嬷教养,这孩子自然是好的。管家什么的,当然不在话下。”
果然,贾清就顺着保龄侯夫人的话答道:“夫人谬赞了,我才多大的人,又经历过什么事情?不过是现成的旧例,嬷嬷们理好了,拿来与我看一看,告诉我这样做的前因后果,顺便再盖个章而已。只不过王家姑姑的话严重了,我年纪小,受不得激,王家姑姑,您大人大量,可别跟我这个小丫头计较呀。”
说着,笑盈盈地望着王熙凤。
王熙凤气得脸都青了。
论年龄,早三年前他就已经快及笄了,现在更是十七八岁的大姑娘,却拿话语挤兑贾清这么一个才十二岁、模样都没有长开的小女孩,传扬出去,大家也只会数落的不是,哪里会挑贾清这么个小女孩的错儿?再者,大家小姐总是有些脾气的,若是贾清太软弱了,那只会让人瞧不起。没看见原著里薛宝钗陪着大家听戏还当着长辈们的面几次反唇相讥挤兑林黛玉么?
既然现在是王熙凤来招惹贾清,长辈们当然不会说贾清的不是,相反,他们对贾清的回答基本满意。
虽然说很多人家希望娶进门的媳妇明事理、会当家,但是他们也不喜欢女孩子的性格太过强硬,也不喜欢女孩子太过会来事儿。原著里,王熙凤包揽诉讼、放印子钱,薛宝钗以亲戚之女、未嫁之身越过了探春和李纨把持住了大观园里面的事情,都是不符合规矩的,尤其是薛宝钗,论身份,他是皇商之家的女儿,贾家大房的儿媳妇躺下了,还有二房的儿媳妇,轮不到他多事儿,论地位,他只是商人之家薛家的姑娘,竟然管着大观园里面的事情,甚至拿大观园里的姑娘们的利益去做人情讨好那些婆子们,这样的行为,放到哪家,哪家的大人都会摇头的。
正经人家的姑娘便是,在家的时候安安分分的,不掐尖要强、不争权夺利,管好自己屋子里的事情便足够了。一个年轻姑娘,你可以牙尖嘴利,因为奉承长辈、逗长辈开心,这些都是孝道,但是掐尖要强、踩着同辈姑娘给自己脸上贴金,那就是错。原著里,薛宝钗踩着探春的行为,其实比王熙凤踩着李纨一事,从道德和礼法的角度上来说更加严重。因为不管怎么样,探春是贾家的姑娘,而薛宝钗却不信贾,而王熙凤虽然压着李纨一头,那是因为王熙凤是长房儿媳妇,而李纨是二房的儿媳妇并且还是个寡妇。
至于现在,王熙凤在贾家的太夫人跟前,拿言语挤兑贾清这个贾家的姑娘,便是他的过错。再者,贾家的现状就在这里摆着,贾赦这边分宗出去之后,人丁稀少,当一家子的主子就贾琮这个才开始读书识字的娃娃跟贾清两个在的时候,也只有贾清这个年纪略长的女孩子出来打理这里头的事儿了。说到底,这都是贾家的内务,也轮不到外人来多嘴。
王熙凤也是聪明之人,当即就知道自己错了,立刻扬起了笑脸儿,道:“到底是宫里出来的嬷嬷教养出来的,就是不一样。这牙尖嘴利的模样,倒跟二妹妹不大相同,反倒是像我们家的女孩子呢。”
贾清反应也快,立刻接口道:“我们老太太也喜欢王家姑姑这样伶俐的女孩子呢。姑姑也不止一次说过,除非另有倚仗,否则,女孩子就不能太过绵软。性子软和是一回事情,让人觉得好欺负就是坏事情了。若是遇到跟自己身份相当的,偶尔退让一二,还会让人觉得有涵养。可若是太过绵软、次次退让,那只会让人觉得好欺负。那个时候,可不止会被外人欺负,还会被下面的奴才欺负。姑姑曾经反复叮嘱我,女孩子也许可以一时退让,但是不能时时刻刻都在退让,该立起来的时候,还是应该立起来的。”
姑姑说,姑姑说,姑姑说。
王熙凤满脑子的姑姑说,听得他忍不住皱眉道:“我记得二妹妹的年纪还比你小一岁罢?怎么你一开口就是姑姑说,听得我脑门子疼。”
贾清笑道:“我自打来了这里,都是跟在姑姑身边,学着姑姑的一举一动,直到姑姑上了玉清山才转由嬷嬷们教养的。姑姑是老太太养大的,自然是极好的。”
听得贾母心花怒放,笑道:“你这孩子,就是嘴甜!”
贾清坐在下头也笑嘻嘻的。他还记得原著里王熙凤第一次见林黛玉时,如何借着夸林黛玉的机会捧贾母的。虽然他比不得王熙凤来得会说话,但是几句好听的话又不值什么。只要不碍着大是大非,他可是很乐意讨好贾母的。
薛宝钗坐在贾清的下首。在这种场合,他一贯是以端庄示人、轻易不会插嘴的,他也很意外,贾清居然这么会说话。毕竟,这可是多年来,贾清第一次坐在贾母的身边,以大房的代表的身份出来应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