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秦时之七剑传人> 第六百六十九章 韩国之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六十九章 韩国之厄(1 / 2)

赵国,井陉关内,赵军大营。

王翦大军军势开始向北偏移,李牧自然也得迁移军队,以防不测。

“大将军,司马将军的军报。”李牧身边仅剩的一个靠谱的副将,向他呈上了一份军情报告,是由目前率军戍守于平阳武城一代的司马尚送来的。

李牧接过军报,微微颔首,“你下去吧。”

“是。”副将行礼告退。

李牧心中忍不住又暗叹一口气。新

哪怕是身为北地军神的他,统率十几万大军,也少不了靠谱的副手帮助,但偏偏,最合用的司马尚不得不派去戍守南边,身边被赵王迁塞了一堆废物。

他为了安抚赵王迁的心情,又不能不要这群废物……

猪队友啊!

撕开火漆,李牧仔细浏览了一遍军报,眉头不自觉地挤在了一起。

良久之后,他终于看完了,估计也完全背下来这份军报后,随手就放到灯烛上给烧了。

司马尚呈报的内容大致就是,秦军在洹水一代集结了数万兵力,以骑兵为主,机动性比较强。

李牧稍作思索,就明白了王翦的打算。

在洹水一代安置这样一支部队,显然是为了袭扰都城HD,引他回援,再调动主力趁机截断他的军势。

说来,其实就和不久前李牧对付桓齮的办法差不多。

所以李牧面临的问题也和桓齮差不多,是回援,还是不回援?

桓齮当初选择回援,现在看来是个不折不扣的错误选项,但是对于当时的桓齮来说,他孤军深入,若是大营丢失,补给全无,那跟全军覆没也差不多了。

不救不行啊!

虽然救了也没落什么好下场……

李牧的情况较之桓齮可以说好一些,因为几万秦军的话,司马尚依仗长城险阻,还是能挡住的,而且可以坚持很久。

但是也可以说很不好,因为秦军一旦自邺城一带进攻,在主力大军全被李牧调到井陉关一带防备王翦的情况下,都城HD就近乎于直接暴露在秦军兵锋之下。

李牧相信司马尚能抵挡住秦军,司马尚本人想必也有这个自信,问题是……赵王迁有这个信心吗?

想都不用想,一旦战事开启,有秦军自邺城一带进攻的消息传回都城HD,从赵王迁到文武百官,都会要求李牧立刻率军回防都城,以保王驾无忧。

可这样一来,王驾会不会出事李牧不确定,但是他的大军八成要出事,赵国也八成会出事。

这是个阳谋啊!

虽然是对手,李牧还是不由暗自赞叹了王翦一声,好计略!

回援都城,就给了王翦可趁之机,不回援都城,就会触碰到赵王迁已然很敏感的小心脏……

谷煒</span>不是离间,胜似离间啊!

不过李牧心中也已然有了决断,立马伏案提笔写下了一份军令密函,命人加急送至司马尚将军手中。

信函中就是他的应对策略——着令司马尚率军据长城而守,务必死守不退,等待他的主力大军打退王翦而后回援。

简单的说,就是李牧决意不管都中的赵王和百官怎么想,一定要堵死王翦的机会。

虽然会恶了赵王迁,但是李牧只能这么选。

攻守之势,一向是攻方占据主动,守方占据主场,所以这阳谋,他无计可破,唯有接招了。

………………

跨越魏国,视线转移到挣扎生存于夹缝之中的弱小韩国。

如果说王翦的安排是给了李牧布置了一道无最优解的二项选择题,逼他做出有得有失的选择,那嬴政将平阳重甲军由武遂移换至阳城一带驻扎的行为,就是在本就风雨飘摇的韩国头上加了一场大冰雹。

雪上加霜都不够形容韩王安此刻的心情了。

他此时也明白了,秦赵交战无论谁占上风,都和他这个韩王,和他的韩国无关。

韩国朝会,殿上一片死寂,每个人脸上都是阴云密布,韩王安的脸尤其的难看,眼神阴郁,嘴角下撇,两颊的赘肉都快嘟噜下来了。

“诸卿……怎么不说话了?往日你们不是很能说吗?”韩王安扫视一圈殿下群臣,厉声喝问道。

见自家大王发火了,相国张开地到底不能装死了,况且韩国这会儿也算是危急存亡之秋也了,他也不该装死了。

“王上,秦国正欲和赵国二次会战,无暇他顾,此番调动平阳重甲军估计只是为了震慑边关,以防不测,与我韩国应当并无大碍。”

“并无大碍?”刀快架脖子上了,韩王安到底没有再自欺欺人的相信张开地这番鬼话,冷笑着反讽道,“那按相国的意思,恐怕只有寡人的人头不保之时,才算有大碍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