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以东。
下午申时。
曹军来袭,蹋顿召集人手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乌桓另一单于楼班这里。
常岜是一座小城。
楼班领一万五千乌桓精锐,在这里驻扎,和柳城的蹋顿,下山城的能臣抵之,形成三角形的防御体系。
闻蹋顿传讯,楼班立即下令,让五千骑往援柳城。
因为本就在战时,兵马齐备,楼班聚集部众的速度非常快。
他和蹋顿所在的柳城,距离不足五十里,快马可迅速形成支援。
加上能臣抵之,三者的地形与官渡时的白马,延津,阳武三地,互为犄角相似。
楼班亲自领军,接近柳城时,天色已擦黑。
他在前行中,却是遇到第二波斥候,来告诉他,柳城的战事已结束。
大规模的攻城,是不可能一战定胜负的。
曹军发起攻势,杀了不少人,天黑后便已经收兵。
但在曹军的冲击下,柳城内外,尸体遍布。
城内还有人配合曹军,试图烧毁粮草。
乌桓三郡是汉人和乌桓人混居,有部分曹营的探子潜入,并不困难。
蹋顿怀疑曹军在城外杀俘邀战,就是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让城内趁机举火烧粮。
好在发现的早,粮草只烧毁一小部分,影响不大。
城外二十里。
楼班听到曹军已退走,道:“斥候散开,加速前行。”
五千军继续推进。
天色已经全黑。
全军行进之中,楼班忽然感觉地面震动,侧耳倾听,立即判断出是大量战马驰骋的声音。
“有汉军从侧翼的山野中冲出,想伏击我们!”
楼班不惊反喜。
这里位于乌桓大军交织的三角区域内。
他只要和汉军接战,能臣抵之和蹋顿,很快就会派兵过来,围杀汉军。
“汉军想在这里伏击我?”
不管是袁绍麾下,还是曹操的兵马,乌桓人统一称呼为汉军。
楼班从容道:“列阵迎敌!”
乌桓是马上民族,轻骑兵为主,身上近乎没有甲胄,主打一个灵活性。
他们变阵的速度,让人叹为观止。
汉军策骑出来,他们快速拨转马头,形成一个准备迎战的三角阵列。
远处。
汉军来的并不快,似乎在缓行逼近。
“汉军怎会这么慢?”
楼班身形消瘦,常年骑马的原因,有些罗圈腿。
其双目明亮,紧盯着汉军来袭的方向,心下有些不安,因为汉军的来袭很反常。
地形,时间,都不合适。
更重要的是冲阵伏击,岂有如此缓行的道理?
黑暗中,汉军逐渐清晰。
数千汉军,呈雁形排开。
楼班伸出舌头,舔了舔嘴唇。
他握紧长矛,已做好了和汉军搏杀的准备。
此时,汉军逼至一百五十丈外。
楼班一声‘开战’即将出口,却见前方的汉军加速,如潮水分流,往两侧分开。
“侧翼防护,曹军想从两侧破阵!”
楼班迅速喝令队伍严防。
乌桓兵紧跟着往两边分流,划出两道大圆弧的汉军,调整队列。
就在他们的注视下,汉军分流的位置,忽然亮起一支支火把。
汉军用火折子点燃了事先备好的火把。
霎时,汉军如两条火龙,往两侧驰骋,将乌桓人隐隐围在中间。
“不对!”
楼班死死地看向汉军刚才出现的方向。
汉军往两翼展开,中军后方,让出了另一支队伍。
那支队伍,距离乌桓人非常远,看不清数量。
但,楼班对那个方向,涌起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嗡——
弓弦收紧后拉,而后射袭的锐响,骤然传来。
密密麻麻的箭矢,射穿了夜幕!
汉军策骑出现时,后方的强弩队,就在列阵。
前方汉军策马缓行,不蓄势冲阵,是为了给后方的强弩队,争取时间。
当汉军往两翼分流驰骋,就让出了给强弩队射袭的空间。
而绕行到两侧,点燃火把,则给强弩队指明了夜色中放箭的区域,就在火把围拢的范围内,避免了盲射。
箭矢破空!
楼班眼看着前方的一名亲军坠马。
超过三尺长的大箭,从亲军后背透出,几乎将人射了个对穿!
如此长的箭和恐怖的穿透力,是强弩!
楼班隔着数百丈,仿佛都能听到汉军在二次上弦的声音。
远处的夜幕下,坐着一排排的汉军,以双足蹬弓上弦。
巨大的弩箭,一箭接一箭的射出。
箭矢在半空运行,箭锋和空气摩擦,形成一个伞状的气流斡旋,锐响刺耳。
在官渡,曹操以阵地战,限制了冀州强弩的部分威力,但打骑兵,事先埋伏,主动权则都在汉军手中。
箭袭的密集声响,犹如雨打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