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们的发酵技术很原始,是在大颚和口器中咀嚼一些带着甜味儿的植物幼苗,然后将嚼碎的糊状物吐到待发酵的液体里,过些日子就发酵好了。
主角一开始不大能接受这种显然不卫生又有点膈应人的加工方法,不过久而久之,也开始慢慢喝这种“蚂蚁格瓦斯”。
反正人类很多加工食物的方法也不能摊开来说,知道之后大多数人也就吃不下去了。
不说闻名遐迩的“地沟油”,就是一些知名产品,加工方法和蚂蚁们的发酵技术比也不遑多让。
比如在古印加国和一些太平洋岛屿的习俗中,加工啤酒的方法和蚂蚁加工“蚂蚁格瓦斯”几乎一模一样,也是用咀嚼的方式来发酵。在有节日的时候,当地人就会生产大批量的啤酒:把一桶水放在太阳底下晒,再找一群女人来咀嚼玉米直到成为玉米浆。然后把这些玉米浆吐到在太阳底下晒着的水里,把这些加有玉米浆的水储存起来放上几天,之后就发酵成要款待大家的啤酒。
“高贵”的葡萄酒也好不到哪去。
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开始,葡萄酒就和“脚气”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古代落后的生产力下,用脚踩葡萄是人工压榨葡萄的最重要环节,还是一种欧洲人庆祝葡萄丰收的传统仪式,这一行为在众多历史画作中都可以找到。
由于现代酿酒业的葡萄数量过于庞大,脚踩葡萄的方式效率很低且人工费很高,大部分酒庄都用机械代替了人工。不过一些高级酒中,还保留了这种加工方式,许多酒庄最顶级的酒仍是脚踩葡萄酿的酒。
甚至,还有人总结出了美丽少女踩出来的酒最醇厚好喝,不知道是不是美少女脚上的脚气真菌也更高贵一些。
而且,不要以为不喝葡萄酒就避开了“脚丫子”。
很多人喜欢古法制作的食物,可是一些传统方法做出的咸菜、萝卜干,甚至是食盐,加工环节都必不可少的和脚丫子打了很多交道。
只能说,人类在吃的上面的想象力和下限都是无极限的。就像主角很快也就习惯了“蚂蚁格瓦斯”一样,好吃好喝就行,为啥要想不开去探究其制作方法呢?
我是分割线
吃过午饭,主角又去监测实验了。
那只老实的工蚁还背着神秘球在冷飕飕的树洞里一动不动的呆着,算起来已经维持这个姿态三小时了。
而且这个神秘球如果是从当初气温下降就开始发热,那到今天已经两天多了。也不知道其最终能维持多久的发热时间,反正不可能是永远,不然就成永动机了。
这个实验最终到了第二天才结束,中途换了好几只参与实验的工蚁。
第二天中午时分,“暖宝宝”神秘球热度迅速下降,很快就与室温无异。
主角估算了一下,从降温那天开始算起,神秘球大致维持了三天的发热。72个小时,就是神秘球在室温个位数时维持发热的极限时长了。
主角觉得下次应该再运一些新的神秘球回来,实验下在户外零度左右时的发热时间,才更有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