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鑫点点头道:“老白,你的这种顾虑,我们也想到了。商人嘛, 都是见人说人话, 见鬼说鬼话,在我们面前表忠心, 说不定回到满清就会换了另一幅面孔,也会对着鞑子官员说我们的坏话。”
白克思道:“还有,我们对满清所提供的贸易物资中,有些涉及兵工制造的物资一定要严加管控,比如钢铁、硝石之类。”
白克思这话说得非常直白,就是在提醒陈一鑫不要过于依赖贸易手段来制约满清,否则利益当先的风气形成之后,难免会有人铤而走险,向满清贩售军事用途的物资。
陈一鑫应道:“北方大区对外销物资一向管控严格,不夸张地说,从我国卖到满清的每一口铁锅,每一把锄头,那都是有记录在案的。如果满清突然增大某种军用物资的采购量,我们这边很快就能发现。”
白克思继续补充道:“还有矿业技术,也要进行管控。我没记错的话,满清的地盘同样有煤有铁,要是让他们掌握了先进的开采冶炼技术,那也将是一个不小的隐患。”
努尔哈赤当年以十三套铠甲起家,可见当时女真在军备方面的孱弱。但后来越打越强,野蛮落后的部族武装慢慢进化成了八旗铁骑,以至于装备更好的明军也逐渐不是其对手了。在此期间,满清的兵工产业也从无到有发展起来。
打到后面满清入侵朝鲜时期,清军已经可以拉出十万人规模的武装部队实施跨国军事行动,就算其中绝大部分人所装备的只是最基本的冷兵器,但也可以由此推算出满清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的兵工产业。
虽说其技术水平相较海汉还差得老远,但这个时候已经有来自西班牙的枪炮制造技术通过秘密渠道流入满清,并且迅速提升了清军的战斗力。
如果不是满清控制区内的钢铁和火药产能有限,清军势必将会在辽东方向给海汉制造出更大的麻烦。饶是如此,海汉也是花了足足十多年时间,才初步平定了辽东局势,将满清驱逐到沈阳以北的区域。
虽然两国已经在两年前签署了停战协定,满清承认战败,但这并不意味着战争就此永远结束了。满清仍然拥有着面积广阔的领地和相当数量的人口,而海汉目前顶多只能阻止其南下,却无法将其彻底消灭,战争再次爆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海汉如果想要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除了通过经济、文化等手段对满清施加影响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在军事上保持压倒性的实力优势,不让对方生出非分的念头。而军备问题,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中之重。
只要满清没办法大规模生产枪炮,组建大量火器部队,那就不存在挑战海汉的可能性。但如果满清突破了技术屏障,在兵工制造方面实现了量产能力,那事态发展方向可就不好说了。所以白克思再三强调,要从多个方面对满清兵工产业实施控制,不能让其自由发展。
而白克思所担心的对象,显然不是北方大区的官方机构,而是这些穿行于两国间的外族商人。他们能为了钱替海汉办事,当然也可以为了钱替满清效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