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海汉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要在大明东南沿海地区采取一些非常规措施,费策贤对此都是持明确的反对意见。原因很简单,在过去的两年里他做了很多努力,才让朝廷确信海汉并无军事入侵东南沿海地区的意图,而现在海汉人突然跳出来说要改变现状,这就相当于是打了费策贤的脸。而朝廷说不定会认为他之前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都是在为海汉的计划打掩护,给他扣上一个勾结外国的罪名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宁崎所声称的原因,在费策贤听来就更是离谱了,感觉海汉就是找了一个蹩脚的出兵理由而已。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明境内的发生的事情,需要海汉出动武装部队来协助调查了?这分明就是仗着武力优势,要强行在东南沿海地区生事了。
但费策贤当下还得克制住情绪,起码现在还有谈判的机会,他还能尽量设法去说服海汉人放弃这种危险的做法,否则一旦两国爆发武装冲突,那时候再想控制局面可就太困难了。所以他立刻便对宁崎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认为此类情况不应由海汉单方面作出决定。
宁崎道:“费大人,我国在调查的案件,并不完全是发生在贵国境内,而且犯事之人也不全是明人。实际上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个案件涉及的国家和地区有很多,大明也只是其中一处而已。我们要在东南沿海地区展开的调查行动并不是针对大明,更没有其他不好的意图,早日查明这件案子对大明也会有诸多好处。”
费策贤将信将疑道:“那宁部长不如先给在下说说,这案子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海汉到目前为止已经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调查此事,可以说是近几年少有的大动作,而其中仍需对外保密的部分也有很多,宁崎当下能够直接透露给费策贤的消息也不可能说得太详细,以免走漏风声影响到后续的调查。
现在能够原原本本告知费策贤的部分,也就只有发生在辽东的状况。清军开始列装西洋国家制造的武器,这对大明而言绝对算是一个坏消息,一旦清军的**部队形成战斗力,那大明所需面对的防御压力就会成倍的增加。而宁崎告诉他,海汉目前正在调查的案件,便是要找出替西班牙人将武器**到各地的中间商,然后切断这种跨国武器输送通道,以避免各地出现越来越多装备有制式**的武装。
费策贤听完宁崎的讲述之后愕然道:“清军装备了西班牙人的**?此事可有证据?”
宁崎点点头道:“当然有证据,事实上我国驻守辽东金州的部队已经与他们交过手了,情况不容乐观。如果清军的**兵规模扩大到千人以上,再投放到大明北方的边境线,那贵国边防估计将会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目前从辽东送回的各种证物已经在南下途中,如果顺利过几天费大人就能亲眼看到清军所使用的**了。”
这个消息如果属实,那将给大明造成的防御压力可不会像宁崎的语气这样轻描淡写,但费策贤觉得这其中也有蹊跷之处,忍不住追问道:“宁部长,你说清军的**是由中间人从西班牙人手中购得,再转卖给清军,那他们为何不尝试卖给我大明?要说财力,我大明无论如何也要强过那辽东蛮夷吧?”
宁崎叹了口道:“既然费大人问到这个,那我就再透露一点消息吧!这帮**武器的中间商并不是不卖给大明,但他们在大明所做的买卖都是别有用心。他们在江浙鼓动盐商成立私人武装,又挑拨盐商为利私斗,在民间造成了惨重伤亡。在福建重金贿赂锦衣卫,并且试图在锦衣卫和当地驻军之间制造冲突,如果不是被我们及时查获,或许就让他们得手了!这伙人**武器到大明,并不是通过正规途径做买卖,其目的也不是为了壮大大明军力,而是一直在想法设法地制造混乱冲突,其用心十分险恶!”
费策贤听了之后也是颇感震撼,他此前从未听说过这些消息,但如果宁崎所说属实,那这伙**武器的家伙的确非常危险。特别是在福建挑动锦衣卫与当地驻军冲突一事,这分明就是要逼许心素造反啊!
“宁部长所说的这些情况,也都有真凭实据?”费策贤虽然已经相信了七八成,但他还是要再确认一下宁崎没有在描述中夸大其词欺骗自己。
宁崎点点头道:“出于保密原因,我暂时还没法向费大人提供更具体的消息,但相关的人证物证,我们手头都有。费大人如果对这些案情感兴趣,回头也可以逐步向你通报调查进展状况。”
“本人还有一个问题,听宁部长刚才所提的几起案子,似乎并未将贵国卷入其中,那为何贵国还要主动调查此事?”费策贤心中还是存疑,必须要先得到解释才能认同宁崎所描述的这些状况。
宁崎沉默了片刻,才开口说道:“事实上我们注意到这个情况的原因,就是去年十月开始,有人在我国制造事端,试图行刺到访的某些外国政要。具体是谁我就不便多说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费大人可能也是对方的预定目标之一。”
“我?”费策贤听到这个说法着实吓了一跳。在他的心目中,海汉国还真是个太平地方,全然没觉得有什么危险可言。
费策贤初到三亚的时候,也曾觉得这个没有修建城墙的城市有点危险,但时间稍长之后,他便知道三亚这地方看似不设防,但实际上几乎不太可能有军队能够入侵此地。西班牙人倒是曾经做过尝试,但远征三亚的舰队在胜利港被打得折戟沉沙,损失惨重,据说只有不到一半的船成功逃回去。而本地人对于战争也十分沉得住气,当初西班牙人的舰队打到家门口,三亚民众还大量涌入榆林半岛高处去看热闹,足见民众对海汉军的信任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