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颜和来雁北离开后,齐王并未与苏游谈起咄吉之事,显然他也知道这事不能大张旗鼓地硬来,两人会心一笑,就此作别。
杨广似乎也并不知道自家女儿与启民可汗的儿子发生不愉快的事,他打发走咄吉之后,当下就命人收拾行装,第二日离开雁门时,竟把雁门太守丘和带到了身边。
相比于八面玲珑的丘和,马邑太守杨廓就显得呆板木讷多了,而杨广恰恰最不喜欢的便是这种性子。这也就罢了,偏偏杨廓做起事来也不干脆,所以杨广寻他一个不是,当时就把他的太守之位给撸了,直接将之停薪留职,命他跟着丘和到博陵先学习学习为官之道。
杨广为了显示他的博大胸怀而非有意针对,当下还做出了在马邑休整七日的决定。
苏游到得马邑时才发现马邑并不如自己想象中的荒凉,实际上,自文帝以来大隋和突厥交易相当的频繁,大隋在边境开设榷场专事交易,马邑就有榷场。
突厥人来到马邑,或者是大隋的商人到达突厥内部交易,只要缴取一定钱财,有了来往的路引,一般都会相安无事。突厥和大隋交易主要是以马匹或者自己制作的皮毛衣物为主,而大隋则可以为突厥人提供丝绸与各种器物。
商人重利轻离别,他们从中原腹地贩卖货物到马邑与突厥人交易,赚取丰厚的利润;而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许多商人便联合起来组成了走向塞外的商队,他们跑一趟往往就需要一两个月,但获得的收益也是种田的农夫无法想象的。
由于跑商的巨大利益,朝廷中的重臣也终于把手伸到了边境上的商队中,经过许多年的分分合合,如今马邑的商人们组成了两个大商会,而这两个商会分别掌握在宇文述与李浑手中。
上柱国李浑与宇文述一样,都是位高权重。
李浑出自陇西李氏,父亲正是前朝李氏三杰中的李穆,但他却娶了宇文述的妹妹为夫人;这其实或许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李浑在文帝时期原本也是寂寂无名的一个小角色,但他却眼光独到,在杨广与兄长争储的过程中,他与妻兄宇文述坚定不移地站到了杨广的身边。
杨广登基后,宇文述和李浑都成了杨广的心腹爱将。
即便如此,李浑也不可能顺利地承继父亲的爵位,因为他在家中并非长子,——在继承权的问题上,他甚至比杨广还倒霉,因为李浑的前面还有九个兄长,如果按照儒家那一套长幼有序的规则,他就算等到死也不可能轮得到他继承爵位。
怎么办呢?
李浑在杨广身边显然不是白混的,他斩钉截铁地向杨广学习了“披荆斩棘”的狠心,宇文述则理所当然成了他的帮凶,当然这个帮凶也不是白当的,李浑为此许下重诺。
事成之后,李浑竟食言而肥,不但把他与宇文述的密谋推得一干二净,反倒给了宇文述的妹妹一张修书,宇文述为此气得肝胆欲裂,两家就此结仇。
宇文述发誓“此仇死且不忘”,但李阀现在的势力并非宇文述的力量所能撼动的,李家手中又握着丹书铁劵,这免死金牌的无敌效果只有犯了造反罪才能失去效用,宇文述掂量着两人的实力,只好把被打落的牙齿默默地吞到了肚子里;不过,尽管两家在明面上还能虚与委蛇地保持忍让,暗地里却是争斗不休。
宇文家和李家的人每月都往塞外贩卖私货赚取利益,也顺便带领一些愿意附庸的商人以壮大阵容和收取保护费,商人们也乐得受到他们的保护,毕竟在塞外行走靠的是拳头,走塞外这条路,也只有宇文家和李家的拳头够硬。
马贼们虽然不会以杀人为乐,但商人们以前被洗劫一空的案例并不少见。宇文家和李家的商队成立以后,两家明争暗斗,为了壮大自己而拉拢小商会更是给予了各种优惠措施,因此民间自由组合的商会便寥寥无几了。
隋朝对私货贩卖管理的极为严格,贩卖一石私盐都要被处以死刑,你搞块茶砖去突厥卖,要是被官府抓到,只怕有命挣钱,没命花钱。
可是跟随官方的商队却是截然不同,官方商队可是得了皇上的圣旨允许经商,也就是后世的营业执照类似。所以,官方商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熟悉路线和保护的作用,和他们在一起,做买卖算是合法经营,不虞官府问责。
当然,有些私货就算是官方商队也是不容许外运的,比如说粮食和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