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因为缺粮,高开道就不会想着离开,也不可能主动出击想去抢苏游的战船;若是辽东城内粮草充足,高开道若是一意坚守,苏游也不会这么快冲入城中去。
想想人家高丽人在此抵住了大隋近百万大军,自己却被人家几轮轰炸就压得想要逃跑,高开道顿时万念俱灰。
张龙所帅的骑兵开始进城,他们一边高叫着城内乱窜的士卒放下武器,一边在主要街道上横冲直撞。
紧接着入城的便是张君立率领的两千降卒,他们这次的主要任务却是劝降;爨子恒则率领着两千士卒兵分两路往东门和西门而去,这两千人的主要目标是防止高开道逃跑。
赶到辽东城西门时,爨子恒果然看见高开道在百十护卫的拱卫下冲了出来;他们胯下都乘着战马,若是爨子恒迟来片刻,只怕就再追不上他们了。
辽东城的北面和西面都临近梁河,高开道想要逃往昌黎郡,却只能先往南而去,可爨子恒岂能放过他?
两刻之后,爨子恒部便传来了已击杀高开道的消息,苏游也终于松了口气;若是高开道愿意投降的话,苏游还真不知该怎么处理他才好。
把高开道留在辽东城的话,苏游是不放心的,谁知他什么时候反了自己?
况且,如果留下高开道,自己打这一仗的意义是什么?
辽东属于高丽割让给苏游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但苏游之所以急着把高开道的人赶走,最主要还是因为露天煤矿。
其次,苏游也是担心夜长梦多,怕高开道在此扎下根来。
但有一个悖论是,苏游同时也希望辽东郡的土地有人耕种,要不然以前高丽人开垦出来的土地很快就会荒芜了。
直到张君立从城内传来已受降两万余人,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变大的时候,苏游终于想到了这些人的归宿......
让身强力壮的跟着自己去争霸天下,让老弱病残留在这里耕种,岂不可好?
问题是,这些人的故乡并不在此,而且几万个男人在此耕种,真的好吗?还有,为什么辽东城现在的存量竟然无法满足五万人三日的需要?
如果早知高开道的经济状况,这一仗完全没有必要千里奔袭来此的。
拿下了辽东城,苏游也难免会有幸福的烦恼。
思前想后,苏游还是暂时放弃了在此耕种的想法,即便是要耕种,也可以从卑奢城慢慢往北推移,一直推到此处......
接下来苏游要做的就是把淘汰下来的劳力尽快送回三山城,能够达到参军资格的,就暂且收纳到队伍中;至于当年制定的公民才能参军的国策,见鬼去罢!
辽东城之战结束之后,各种消息林林总总地汇了上来,苏游又难免想起李靖来。
这也是因为高开道留下的士卒中,可以挑选出至少五千精壮士卒,可谁能率领这五千新兵呢?
苏游第一时间想起李靖,最后还是只能交给张龙。
这五千新兵来自于四万降卒,他们的身体素质与韦挺王珪带来的四千精锐可以说相差不远,但张龙却似乎并不以为然。张龙原本率领的是两千重骑,他的两千重骑可以直面高开道的五万大军,又岂能把这五千军放在眼中?
但命令就是命令,张龙也没法违抗,苏游只答应这是暂时的。
张龙对苏游的话有些不信,因为苏游从跟来的千人重骑中抽了五十五个最好的士卒给张龙,这些人有五人当即被提拔为千夫长,剩余五十人则为百夫长......
张龙对苏游给自己必要的人手有些开心,但同时又有着自己的矛盾,以后自己重新执掌重骑兵的时候,这些人还跟着自己回去吗?
答案显而易见,张龙甚至以为苏游这是要取消重骑的节奏了,其实是他误解苏游了。
苏游训练这两千重骑用了多少年?苏游又怎么会放弃重骑的计划呢?
不管怎么说,苏游需要扩军,因为他意识到群雄争霸的时代马上就要到来了,只凭自己的这些战船和不足万人的部队,怎么跟别人拼?——(苏游此时还没听到李渊骑兵的消息。)
急着把降卒们训练出来,也是因为打算开始回航了,毕竟苏游船上的粮食有限,可现在人数突然增加了四倍啊!
苏游需要把这些降卒中的绝大部分带回三山种地去,要不然春天就要过去了!
苏游相信,张龙带着五千新降的士卒配合着韦挺王珪的四千精锐,拿下昌黎郡完全没有压力;至于下一站,苏游希望是玄菟郡以及突厥,那时候韦挺和王珪当然也会回到幽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