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万岁约阿希姆> 第489章 城下之盟(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9章 城下之盟(下)(1 / 2)

“为了帮助爱尔兰取得独立,德国前前后后给予的资助应该有好几亿马克了吧!德国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难道还不值得爱尔兰暂时牺牲一点利益作为回报?哈!其实要论巧辩的能力,我们的约阿希姆绝对是举世无双,他总能够说服我们认可他的想法,更令人称奇的是,上天对他的眷顾显然多过于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不管过程有多么惊险,他所设计的每一件事最终都变成了现实。”

在二王子艾特尔陷入尴尬的情况下,三王子阿达尔伯特突然“发炮”,对好事者而言,这个局面变得有趣起来。

有长兄威廉皇储、幺弟约阿希姆的大放异彩当前,时年32岁的艾特尔王子和31岁的阿达尔伯特简直黯淡无光,他们分别在陆军和海军任职,迄今依然只是校级军官,大战期间表现相当普通,但纵览历史,他们确实有理由为自己的境遇抱不平——同样是霍亨索伦家族的皇子,理应有相同的权利分享家族的财富,为什么偏偏所有好处都让一头一尾两个家伙得了去。

夏树刚坐下来,还没来得及跟露易丝公主私语数句,便听到阿达尔伯特王子尖酸刻薄的评述,心中顿感不快。他扭过头往阿达尔伯特和艾特尔那边扫了一眼,六兄弟之中,唯有他们俩长相较为富态,其余四人都是棱角分明的瘦脸。

“说得没错啊,爱尔兰之所以能够获得独立,依靠的正是德国的支持,至少在我有生之年,无论国际形势有多么恶劣,爱尔兰必定是德国值得信赖的盟友。至于说上天的眷顾,我想这个时代之所以是属于德意志的时代,正因为它格外受到造物主的眷顾。”夏树轻巧地挡开了对方的锋芒,顺势化解了兄弟相讥的尴尬气氛。

身为霍亨索伦家族的首领,威廉二世当然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子嗣们离心离德,但也不至于在众人面前表现出厚此薄彼的态度来,因此,他没有叱责任何一人,而是起身举杯,以洪亮的嗓音说道:“平日里大家都很忙碌,只有在圣诞节的时候才能够聚齐,机会难得,我提议,为了德意志的辉煌,为了霍亨索伦家族的兴盛,为了我们所有共同的理想,举杯!”

如往常一样,众人齐声道:“向陛下致敬!”

举杯之后,家宴正式开席,侍从们游刃有余地穿梭在餐车和餐桌之间,为霍亨索伦家族的显赫成员们端上丰盛美食。以欧美的餐桌文化,大声喧哗被认为是极不礼貌的行为,除非是向全体发出举杯的倡议,否则只会三三两两的进行小范围交谈。

从都柏林到柏林,直线航程超过了1300公里,只有庞大的齐柏林飞艇能够以不间断飞行完成这样的航程,而夏树此次搭乘的正是德国以皇室名义赠予的“爱尔兰”号。长途颠簸令他面带倦意,但能够顺利解决贝尔法斯特争端,他的心情格外舒畅,胃口自然大开。于是一边享用着皇室御厨烹制的美味大餐,一边跟露易丝公主窃窃私语。

从露易丝公主脸颊的红云来看,他们所说之事必然是跟未来的公主驸马有关。那个受到德国公主垂青的幸运小子,马克斯-殷麦曼,飞行技术没的说,外形气质也跟公主非常般配,唯独他的平民出身是德国皇室最介意的地方。皇后维多利亚虽已松口,威廉二世所设的门槛却受到了现实的嘲弄——俄国日本相继退出战争之时,殷麦曼的空战纪录停留在了27架,离德皇允诺授予他贵族身份的30架仅仅相差3架。身为一位业已功成名就的帝王,威廉二世当然不愿在这个问题上自食其言,好在这对情侣还很年轻,24岁的殷麦曼仍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夏树的邀请下,他以志愿者身份来到爱尔兰,并在一次对贝尔法斯特地区的越境侦察中出人意料地遇上了英国战机。经验丰富而且技巧出众的殷麦曼没有浪费机会,当场击落击伤英国战机各一架,这时英爱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出于政治考虑,英国人选择了打落牙齿往肚里吞,爱尔兰政府更不会大张旗鼓地对外宣传,只是在夏树的授意下,由爱尔兰军方向德军总参谋部转交了一份战绩证明,帮助殷麦曼将个人正式战绩提高到了28架。

眼下英国和爱尔兰刚刚订立城下之盟,两者之间短期内不太可能爆发冲突,爱尔兰方面也没必要再对英国领土进行航空侦察,由此看来,殷麦曼只能为他的第30个战绩继续苦苦等待,否则的话,他要么放弃露易丝公主,要么将使他与露易丝的后代失去皇室成员本应享受到的权利。

所谓事在人为,此刻爱尔兰人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新王加冕事宜,等到成为法理和宗教认可的正统爱尔兰君主,夏树便有了封赐本国贵族的权力,在那份长长的功勋名单上增加一个殷麦曼的名字只是小事一桩,然而殷麦曼本人却不认可他的这番好意,这位才华横溢却又固执己见的年轻人坚持要用战绩征得德皇的认可,然后光明正大地赢取露易丝。夏树对他的诚心和毅力深表认同,因而在露易丝面前好好夸赞了一番。

隐隐听到夏树跟露易丝谈及婚姻之事,待到他们暂止交谈时,坐在夏树另一旁的奥斯卡王子问道:“听说你在访问英国的时候,跟英国的玛丽长公主相谈甚欢?有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想法?”

“只是见过几面、聊过几句罢了。”夏树的回答本是实情,可在不待见者耳中,这不但是虚伪的言辞,而且成了又一个借题发挥的把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