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政治和经济变迁,比利时、荷兰、丹麦这几个历史上曾盛极一时的欧洲小国,已经深深嵌入到了德意志本土经济圈当中,基本丧失了工业经贸领域的独立自主性,真正有条件跟法国人合作且起到“1+12”效果的,放眼欧洲也只有意大利了。不过,意大利人始终沉浸在“地中海霸主”的美梦当中,觉得地中海沿岸国家非弱即敌——诸如希腊、土耳其、叙利亚、沙特这类弱小欠发达的国家,便是值得他们拉拢合作的,而奥匈帝国、法国、西班牙,这几个老牌强国,都是需要打压排挤的直接竞争对手。
借着两次世界大战的机会,意大利从法国手里掠取了不少非洲殖民地和几个地中海岛屿,所以既对法国有着心理上的优势,又有情感上的提防,总觉得法国人有意夺回这些海外领地。面对法国人抛出的橄榄枝,意大利高层表现得十分谨慎,而且法国人的态度越是热乎,意大利政要们越觉得蹊跷。近些年来,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虽有好转,而且开展了一些合作,但一直缺少实质性的成果。在意大利人这里碰壁之后,法国人又尝试着跟苏俄和美国进行合作,却因技术和资源方面的互补性不强,始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无奈之下,法国高层重新将视线转回到了意大利人身上,然而几番试探之后,他们终于意识到,意大利现政府骨子里是排斥跟法国合作的,因而断言“除非出现一个亲近法国的意大利政府,否则法意之间不会开展准战略形态的合作。”
就在法国人一筹莫展之时,意大利遭到新联合王国和奥匈帝国的合击,德国人表面上保持中立,背后却是在把意大利人往死里整,而让意大利收益颇丰的秘密盟友——日本,则是远水难解近渴,根本帮不上忙。看到意大利军队被联军揍得死去活来,意大利高层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法国高层感到非常愉悦,他们料定意大利人战后会收起傲气,踏踏实实跟法国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因而拒绝了新爱尔兰和奥匈帝国的拉拢利诱,在战争期间对意大利保持善意的中立。
随着战争的深入,意大利人不出意外地败给了对手,签下了饱含屈辱的停战条约,就在法国人主动向这个失败者展开胸怀的时候,意大利爆发动乱,先是各地民众举行抗议游行,并有演变成为大规模反政府行动的迹象,而后军队发生哗变,王室成员和政府首脑仓促逃离罗马,紧接着自称意大利共和派的反政府主义者占领王宫,对外通电宣布建立临时政府……
在大多数列强国家政府袖手旁观之时,法国人却觉得这是一次改变自身战略处境的绝佳机会。得知意大利反政府主义者占领王宫之后,马查赫上校马不停蹄地拜会了法国内阁总理和国防部长,得到他们的支持后,便带着一名副官、一名翻译以及一名志愿飞行员,从法国空军手里“顺”了一架满载油料的德制He-151型远程侦察机,从巴黎郊外的机场出发,直飞意大利首都罗马。
就当时的局势而言,这段不到1200公里的航程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且不说飞越阿尔卑斯山时可能遇到的恶劣气象状况,以及没有无线电引导可能发生的迷航情况,在进入意大利领空之后,他们很可能遭到意大利空军的拦截,而在交流不畅的情况下,轻则被逐出领空,重则被直接击落。最后,即便这架飞机不受阻截地抵达罗马,也可能面临机场无法使用的窘况,而飞机的油料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支持他们从意大利飞回法国的……
纵然如此,冒险者马查赫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在近三个小时的航程中,他大部分时间都坐在副驾驶位置,捧着一本15年前出版的航空图册,指引驾驶员飞往状况不明的意大利首都罗马。为了便于辨明方位,在翻越阿尔卑斯山脉后,他们飞到了海边,然后沿着海岸线向南飞。飞行途中,机上的雷达波探测仪几乎响个不停,这意味着他们时时处于意军地面雷达站的监测之下,意大利人随时可以派遣战机前来拦截,而在飞机下方的海面上,也好几次出现过意大利的军舰。幸运的是,这架高速飞行的He-151没有遭到意大利人任何形式的攻击,更幸运的是,当他们飞抵罗马上空时,罗马机场的跑道空空荡荡,机场周边的几个防空阵地也不见有任何的防备。
马查赫上校横下一心,令驾驶员直接驾机降落。落地之后,他们才发现罗马机场处于无人管控、无人防守的状态。为了跟占领王宫的反政府主义者接上头,马查赫和他的副手从仓库里找出一辆卡车,对照罗马旅游地图奔赴王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