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布局野心
“我向文鹿你赔不是了!”重新走在长廊中,杨度带着歉意地对刘继业说道。
袁世凯接受了刘继业的效忠后,气氛就变得很愉快;袁世凯在听闻青子待产后,还主动表示遗憾,并亲密地送上了一千两银子以示慰问。同样,袁世凯也大度地表示等刘继业从蒙古归来后,如果愿意可以官复原职甚至升职,或者在北洋六镇中寻一个实权位置。
如此无微不至的照顾,表现了袁世凯的大气,也正是这番软硬兼施,让其收获到了许多人的效忠。
从袁世凯那里告别已是一个小时后的事情,依然是由杨度带着刘继业朝大门走去。
“皙子不需如此客气。”刘继业用微笑回应杨度,既然事情有了相对完美的结局,他自然不会去计较杨度向袁世凯透露了什么。
杨度脸上出现了轻微的感激之色,一路上与刘继业好说好话,一直送到门口。
从杨度的口中,刘继业得知梁启超早在五大臣出洋的时候,就联系上了抵达东京的钦差大臣端方;端方后来归国呈递的‘考察宪政大纲’,也是出自杨度和梁启超的手笔。通过端方,梁启超与其戊戌变法时的旧识袁世凯搭上了线。
恰好袁世凯在直隶大力推行新政,并与张之洞等汉臣一同在朝廷中鼓吹着君主立宪,与身居海外的立宪派大家、旗杆梁启超正好是互有所补。
而杨度身为梁启超的爱徒和知己,蔡锷、刘揆一和黄兴的同学、在东京留学生中有着巨大影响力,本人又非常有才干,再加上他曾在湖南公车上书期间面见过袁世凯,自然成了梁袁合作中联络人的不二人选。
弄明白了这些,刘继业虽已难以称得上是惊讶,但是确实没曾料到‘流亡海外’的梁启超会与袁世凯合作……但是反过来想想,却又在情理之中。
临出门前,刘继业向杨度打趣道:“皙子连我都推荐给了宫保大人,不知松坡有无入瓮?”
“松坡是任公最为优秀的弟子之一,又与文鹿一般在军中效力,自然也得宫保器重……而且松坡与宫保大人的关系,可是比你我皆深呐……”
刘继业眉毛挑了挑,对蔡锷与袁世凯的关系很感兴趣;但见杨度无意多说,也不方便问,只能暂时放下心中的好奇,等什么时候找机会跟蔡锷了解了解。
刘继业在门外登上早已准备好的马车,与杨度道别后,向车夫说明了旅馆地点,缓缓离去。
目送刘继业离开,杨度感叹地叹了口气,转身回到袁府内。
还是那个大厅,只是茶水已经被佣人换了新的。
杨度缓步重新迈过门槛,看到袁世凯依然坐在原来的位置上,正慢慢品茶、从茶几上的盘子里抓起一些果仁吃下,笑眯眯地看着自己。
“皙子,来来来!”
还未等杨度说话,袁世凯已笑着招手让其靠近:“尝尝这个结麻花,跟你们湖南比味道怎样?”
杨度微笑着靠近,也不客气,从盘子里抓起一把,咀嚼一阵。
还未等杨度咽下,袁世凯已经凑近了身子,轻声问道:“如何?”
杨度不必看袁世凯便知道其意思,双手轻拍去除手上的脆屑,笑道:“许久未见,文鹿又大出度的意料,想必大人也是很满意的。”
袁世凯身子靠在椅子上,双手合十,轻轻颌首。
“单从应变能力、思想之成熟来看,确实是少见的高才;虽无法与皙子你相媲美,假以时日也足以成为一举足轻重的人物。”
杨度笑容更盛了些。
虽然刘继业的才能确实让袁世凯满意,但光凭才能还不足以让当朝一品、北洋大臣如此用心,礼贤下士。杨度虽隐隐猜到了真正的原因,但也无法确信,也很默契的不去询问……
从终于停下晃动的马车中跳下,双脚落地的时候才发现身上的衬衫早已被汗浸湿,黏糊糊地贴在身上,被寒风一吹顿时浑身打了个寒颤。
虽然刚刚经过极为紧张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命运的对话,但是此刻刘继业的大脑没有丝毫疲惫的感觉,反而充满亢奋。
将事先搜集的材料结合方才袁世凯的反应和言行,刘继业终于清楚了袁世凯真正的心思!
朝廷中以铁良和载沣为首的满洲新贵,与袁世凯所代表的立宪派汉臣之间的斗争已完全激化、从载沣在御前会议中失控地拔出手枪便可看出,双方已势同水火。若非被激怒和对自身安危感到恐慌,一直老谋深算的袁世凯恐怕也不会一时乱了方寸,走出跑到慈禧太后那里告状这一臭棋出来。
慈禧太后最终偏向载沣等人的判决,怕也确实对袁世凯掌控,并视作立业之本的北洋军权感到忧虑。
毕竟慈禧太后只要不死都依然是大清朝的最高主宰者,她的决断就算袁世凯再恼火也只能退让。刘继业相信若不是情势所迫,袁世凯是万般不愿意交出四个镇的军权。同样,聪明如袁世凯也应该能确信已撕破脸皮的铁良和载沣他们绝不可能因此而满足,势必想要进一步削弱他自己。
表面风光、依然是汉臣之首的袁世凯,其实已经陷入了信任危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