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九章四月变局(五)
就在安徽一省牵住了刘继业与袁世凯心思的同时,武昌的战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赵声部在收复了武昌后,获得了从湖南和广东两地源源不断的增援,再加上整编了武昌城内的新军士兵后,已经集结起一支八万多人的部队,甚至对长江对岸的北洋军都形成了优势兵力!
在此等情况下,意气风发的赵声再也难遏制渡江北上,击溃当面的清军部队然后再直捣黄龙,一举北伐成功的心思!
他不顾此前与冯国璋暗自订下的停火协议,正式将手下部队编成四个镇,冒着江面上清军炮舰的火力,开始分批渡江准备拿下汉口和汉阳!
此时的清军舰队中,巡江舰队主力在武昌一代协同北洋军作战,而远洋舰队本来是驶向广东的,江宁独立后就先停泊在福州军港休整,后来江苏独立又准备生火去协助第三军段祺瑞拿下江宁。
谁曾想到段祺瑞出兵太慢,而海军又不可能愿意在没有陆军的情况下独自去跟岸边上的‘乱党’打炮战;更何况对方还拿下了江阴要塞,对舰艇威胁太大。因此海军统制萨镇冰只能选择领着这十多条军舰停留在老家福建,等着什么时候段祺瑞到了,他们再北上支援。
这一等,没想到福建就独立了。
福州独立后的都督许崇智也不愿跟海军火拼,真要拼也未必拼得过,因此在地方士绅充作中介的情况下,决定将萨镇冰的海军礼送出境。
无奈之下,萨镇冰只能带着舰队离港准备返回北方,基本上对战局起不到作用了。
单靠巡江舰队的炮艇不足以封锁江面,再加上赵声部架起的大炮也能威胁到船只,因此在付出了些许损失后,八千名民军先锋队成功突入汉口,与驻防在此的北洋军正式开启了阳夏战役!
战役两端;渡江作战的赵声拥有六万部队,装备还算可以,作战意志很高,但是由于快速扩编后军官和老兵严重稀释,真实战斗力却有所下降,不过凭借着高昂的士气还是可以一战。
防守汉阳与汉口的则是由坐镇湖北信阳的袁世凯领导、由北洋三杰之一的冯国璋实际指挥的第一、第二军共三个半镇,四万六千人。其人数虽然不及民军,但是无论是战术水平、武器装备还是训练程度都要超出民军许多。更兼他们拥有长江水师的火力援助,在面对民军声势浩大的攻击时临危不乱,与民军开展了惨烈的城市攻防战!
而这场吸引了全国目光的大战,也影响了战场之外的各地局势;已经被同盟会控制的湖南和广东不惜血本地朝武昌输送兵员和弹药,湖南都督焦达峰更是爆出了四万兵,准备驰援武昌,至于这些仓促上阵的士兵真实战斗力如何,到了武昌有无武器装备提供就无法保证了。
此外,同盟会亦敦促其余独立的各省派出援鄂军至武昌加入战斗,目前福建派出了一个步兵协三千多人、贵州宣布派出两千人出战、云南都督蔡锷则没有表态。其余诸省,江苏因为隔着安徽一时半会儿过不来,陕西面对河南的清军大部队连自保都困难、四川各军政府忙着抢地盘也没空搭理武昌,最终真正与清军决战的,也就只有同盟会控制下的两个半省而已。
而对面,袁世凯终于出山后,面对民军猛烈的进攻也是下了狠心,勒令冯国璋必须击退,决不能丢失汉口!为此,老袁也暂时放下了放水的心思,知道他必须要把‘猖狂’又‘不可一世’的民军气焰打下去,才能进行自己下一步的计划。
除了命令冯国璋发挥出真本事和真战斗力之外,袁世凯作为钦察大臣也下令北方部队大规模的调动;除了在北方保留禁卫军、第二镇、第二十镇以及第二十一镇以防万一,以及苏北的段祺瑞第三军不能动之外,驻守的第二十三镇和第六镇近三万人编成第四军,以王士珍为总统官立即开拔南下,加入到阳夏战役中。
如此,则清军在湖北将集结起第四镇和第三混成协的第一军、第一镇和第五镇的第二军以及第二十三镇和第六镇的第四军,总兵力将达到七万六千多人!
在袁世凯对冯国璋的命令中,他不光要求稳住汉阳和汉口,还要求冯国璋等到第四军援军抵达后,一鼓作气渡江反攻,争取把武昌拿下来!
只有拿下了武昌,革命党人才会认清现实,坐下来谈。
4月18日,各省援军齐聚武昌城,民军人数超过了十万人。此时汉口的先锋队也奋力拼杀攻下了一块桥头堡,赵声毅然决定趁此机会全国通电北伐檄文,决定亲自率领部队渡江指挥作战,一鼓作气拿下武汉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