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小队,交给你了。”参谋部指挥中心里,田建明发出攻击指令。
虽然三号机体装备的是可变口径电磁炮,但出勤执行任务的小队通常很少会真正携带20毫米口径的炮弹,重量大必然导致携弹量少,即使对低空作战也有高射炮打蚊子之嫌。唯一有这种殊荣的,除了全三号机体编制的彭友直小队外别无分店。
20毫米口径电磁炮弹的设计初衷已经包含了反卫星作战意图,可惜六万米的射高依然先天不足,对付低轨卫星都不够,但收拾大气层之内的空气动力飞行器却是绰绰有余。对机动骑兵们来说,在日常巡逻中,顺手捞个把露军武装直升机什么的已经不稀奇,如果不是为了刻意保持低调,战术小队的击落狂人早就守到合源机场外面去守株待兔飙战绩了。相比之下,解决高空预警机这样的大家伙还真是个新课题。彭友直努力抑制心中的激动,打开机载电磁炮的充能开关拨到最大,同时呼叫:“第二十小队申请智库核算弹道提供指引,目标:露军A-50U预警机!”
和所有动能武器一样,电磁炮本质上的原理依然是抛射攻击,像扔石头一样把炮弹甩出去,尽可能准确而用力地砸中目标。只不过发射装置从人手变成了电磁弹射器,飞行距离也变得更远,这当中需要考虑的空气阻力、湿度、风向、目标移动变量等参数计算可就不是机载人工智能系统所能解决的。
“弹道计算完毕,开始数据同步指引!”随着智库的声音,一串又一串数据在彭友直面前的显示屏上蹦跳刷出,机载智能系统迅速接纳了这些参数,整个火控系统在智库的同步调谐下开始高速运转。
彭友直看不了那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繁杂数据,他往后靠在椅背上,眼睛紧紧盯住全息操控界面,等待着那根不断延伸的红色弹道轨迹运算线连通自己与目标,当红色弹道轨迹线变成绿色时,就是开火的时候。电磁炮功率已经拨到最大,20毫米口径炮弹也已上膛,三号机体的四条足肢也全部锄地三尺,准备好迎接即将到来的巨大后座力。
高清晰度的全息界面上,露军预警机在缓缓移动着,那根红色弹道轨迹线也在微微调整着弧度。
突然,弹道轨迹线触到了预警机图标,整条线瞬间变成绿色,同时开始闪烁。“目标锁定完毕,可以开火!”智库的声音听上去永远是那样不急不缓,充满了柔和之意。彭友直等的就是这句话,紧握T型操纵柄的右手食指一勾一放。
三号机体所在的小山岗上突然一声闷响,紧接着一道足以撕破大象耳膜的尖利呼啸稍纵即逝,山谷周边几百米内的空气似乎都在强烈挤压中呜咽抽搐。机体周围的尘土砾石被猛烈震动弹起有数米高,漫天飞扬的迷雾看上去让人以为这里似乎发生了一场剧烈爆炸。
座舱里的彭友直差点被这股巨大的力量抖翻,胸前交叉的安全带紧紧勒住了他的身体,但全息头盔后部却猛撞在椅背上,发出清晰可闻的一声钝响,如果没有头盔护着,他的后脑勺恐怕最低都要起个大青包。
“哎呀妈呀,好大个炮仗咧!”他嘴上笑着,眼睛却紧紧盯住全息界面上的弹道轨迹线。一枚20毫米口径的球形电磁炮弹以二十倍音速激射而出,作为目标的那架露军预警机在直线距离六万两千六百多米外,理论上这枚炮弹只需飞行九秒左右即可抵达目标区,但实际上考虑到风向、重力和空气阻力等因素,炮弹飞行时间增加了大约一秒半。十秒钟的时间稍微长了点,这枚电磁炮弹的横截面积虽然不大,但它的速度实在太快,引发周边空气的猛烈旋流立刻被A-50U预警机上的俯视雷达发现。
值班的操作员用了两秒时间辨认这个以不可思议速度接近的不明物体,随后发出惊恐的尖叫:“九点钟方向,有超过十倍音速以上物体快速接近!敌袭!”能以如此惊人速度逼近的物体,绝对不怀好意。
听到操作员尖叫的值班组组长探头过来看了一秒钟,立刻按下驾驶舱通话键:“敌袭!闪避!抵达倒计时:三、二、一!”
他的动作已经很快,但留给两位飞行员的时间太少。副驾驶反应快,一下子把引擎动力杆推到最大档,主驾驶刚把手搭到水平仪上准备抬高右翼规避。总重量超过百吨的A-50U预警机突然颤抖了一下,动静不大,持续时间也就比一眨眼多了那么一点点。主驾驶习惯性地扭头左右环视,当看到机身右侧时他的眼珠瞪大了足有一倍。A-50U右侧的机翼不见了!右边机翼下方的两台***-90A涡轮风扇发动机也一同消失!坐在右边的副驾驶把脸贴在机舱舷窗上才看清,A-50U机身右侧只剩下小半截翼根。就在刚才,有某种东西打中并撕裂了右翼,导致整个右翼带着两台***-90A涡轮风扇发动机脱离机身。
那应该不是导弹,从头到尾都没有听到爆炸声,也没有感觉到冲击波。
虽然没有发生爆炸,但是,他们的结局都差不多。
九千米的高空,上百吨重的大型预警机,右翼齐根消失。副驾驶惊疑地看了主驾驶一眼,两个人同时尖叫起来!直到这个时候,机身才开始出现无法逆转的倾斜,只剩下左翼的A-50U背负着巨大的圆盘天线,在九千米的高空一边疯狂扭动和旋转着,一边快速向地面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