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高教讨论会》报告指出: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和新机遇最开放的人。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因此,探讨美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对于深刻认识加强美育的历史必然性,完善美育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劳动理论是构建美育体系的理论基础
美源自劳动,美育必须与劳动相结合。劳动创造了美。唯物史观认为,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之所以能从动物中分离出来,关键在于人类学会了劳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们在论述美时,总是把美与劳动、劳动者、劳动关系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片面的畸形发展时指出: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为工人创造了贫民窟。
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马克思还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所有制条件下的异化劳动,这种异化劳动使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劳动者只是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由,而在劳动时则感到如坐针毡。繁重与强制的劳动自然难以给人美的享受,也不利于美的创造。由此可见,谈到美育,就不能脱离劳动。美育与劳动一样,受到一定社会的物质条件的制约。美源自劳动,美育源自劳动的创造与需要,而劳动总是劳动者在一定社会和自然条件制约之下的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活动。因此,美育必然受到一定社会的物质条件的制约。
马克思指出:任何社会制度,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全部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人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任何人的存在与创造,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离开了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谈美育,无异于纸上谈兵,无异于建造空中楼阁。
美育本身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与生产劳动一样,需要而且应当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又具有能动反作用。马克思曾指出:“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绝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绝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马克思虽然讲的是古代希腊的文学、艺术,但对整个美育的发展又具有普遍意义。历史上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在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的时代,由于受到特定的政治、哲学、文化等的影响,美育也可能相当发达,达到较高的水平。如古希腊,在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古希腊生产力水平无疑是相对原始和落后的,但伴随着古希腊的意识形态的活跃,当时美育相当普及而且层次较高。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普遍活跃,加上当时比较宽容的社会环境,美育达到了高潮,出现了诸子百家齐争鸣的局面。可见,美育虽然受到一定社会的物质条件,尤其是受劳动发展水平的制约,但并非与劳动的发展水平完全同步。因此,美育应当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劳动异化理论是正确理解美育功能的重要方法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没什么感觉。”马克思正是从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关系的分析中,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之下,工人劳动异化的必然性,从而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从美育理论的角度来看,对劳动异化应当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当前学者们一般都认为,按照马克思的解释,劳动当然创造了美,可是人类社会进入私有制以来,人的劳动在依然使自然不断进化的同时,却使劳动者本身为劳动的对象所支配,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从而认为劳动异化根源于私有制。但笔者以为,绝不能由此得出只要私有制被消灭,劳动异化就不复存在的结论。
劳动异化根源于劳动本身,而并非仅仅是因为剥削制度造成的。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正是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人类与自己的劳动产品对立的可能性。一方面,人类劳动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劳动产品,能够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使得人类能够在劳动中创造美,能够按照美创造性地劳动,另一方面,人类劳动的产品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对立面,能够损害人类的美感,甚至于伤害人类自身。因此,理解美有助于理解劳动和劳动异化,反过来,理解劳动异化也有助于理解美,从劳动异化理论的视角来看,美育就成为人们防止和消除劳动异化的重要手段和最根本的功能,因而,劳动异化理论对于理解美育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一,美育能防止和消除劳动者劳动目的与自身需要之间的异化。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自身素质不断完善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