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言情小说>书院精神与儒家教育> 8中国现代教育应充分利用传统资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中国现代教育应充分利用传统资源(2 / 2)

北京晨报:那么传统的高等教育是什么样的?

朱汉民:传统的高等教育非常悠久,绵延传承数千年,早有先秦的私学,那个时代诸子百家基本上都是私学的倡导者,也是推行者。宋以后,这个传统被书院所继承,和官学并重,支撑着中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书院,许多大思想家、教育家通过它来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完成自己的教育理想。

北京晨报:什么样的教育理念?

朱汉民:传统教育其实就是一个博雅教育,就是培养士大夫,使其成为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这一点非常明确。虽然书院也承担着科举的任务,但仅仅是个手段,其目的还是孔子的“成人之教”,教育家坚持的是人格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道德、意志等,使人最终成为可以经世致用、治国平天下的人才,而不是仅仅学会读书考试,这不是书院教育的目的。

六、 被现代化的教育

北京晨报:那么书院教育为什么被全部放弃呢?

朱汉民:不可否认,书院教育更多偏向于经学,它的教学内容无法解决现代知识的输入问题,不论是师资,还是藏书等方面都有困难。而现实中,晚清废除书院改设学堂之时,救亡图存迫在眉睫,当时代的人们想要尽快解决根本的制度、思想、科学落后的问题,最终放弃了书院。也可以说,中国教育是被现代化的。

北京晨报:这种被现代化有问题吗?

朱汉民:现在看来,这种取舍因为缺少时间进行冷静的思考和整理,必然带来许多问题。虽然一直以来都有学者反思和努力,比如胡适曾经说“废除书院是中国一大不幸事”。但是终究效果不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七、 独立的学统的失落

北京晨报:传统的书院究竟有什么好处?

朱汉民:第一,书院办学的独立性比较强。很多书院都有自己的学田、有社会的资助,清代以后,甚至还有一些书院通过店铺等获得商业收入。这等于书院都有独立的经济基础,它保证了书院的正常运行,也保证了书院的相对独立。其二,办学者、书院的山长自主权很大,而且他们本身往往是学者、教育家,在如何培养人才方面,有高超的见解和卓越的方法。其三,他们有独特的教育理想,虽然他们的学生也要参加科举,甚至也训练八股等,但是教育者总是在避免把教育变成科举的工具。

北京晨报:那么它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

朱汉民:书院从一开始,就是和官学不同的,官学更多的是奉行科举的途径。但是书院培养的,是高尚的人格,是符合当时代价值体系的知识分子,教的是济世的学问,书院的学生固然要通过科举做官,但是做官并非目的,目的是要做一个能够治国平天下的好官。这样的目的,只有知识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胸怀、人格等。这也正是书院的魅力所在。

八、 书院无法解决就业

北京晨报: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固然有类似,也毕竟不同,如何学习呢?

朱汉民:这正是问题所在。传统的高等教育确实可以弥补当今教育的不足。但是这两者怎么融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传统教育中通识教育的内容,和现代的通识教育也不尽相同,这是时代发展所致。怎么样培养一个合格的现代人,而不是培养古代人,这是需要注意的,所以它需要新的内容、符合现代社会的内容来达到培养人格的目的。

北京晨报:怎么把书院传统融入现代教育体系呢?

朱汉民:这也是困难的地方,书院无法解决就业的问题,书院教育没有可以被社会所承认的资历,还是要说到文凭,文凭固然不是最重要的,但也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书院教育出来的学生无法谋生、无法就业,书院就不可能成为教育的一部分,更不能长久。这不仅需要教育者的不断探索,也需要社会的支持。

九、 不急功近利的教育

北京晨报:现在国内已经有一些书院出现,并且引起了一些反响,你怎么看?

朱汉民:确实有人希望兴办一些书院来补充大学的不足,不过刚刚开始,还谈不上完善。有一部分尚处于蒙学的阶段,不算是高等教育,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到这些书院、私塾中,固然说明了他们对现在的教育不满,但这些书院、私塾并不能真正代替学校教育。还有一些学者,希望办少量的书院,来从事国学、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固然很好,但不是大学的全部,大学是一种普遍的国民教育,只教传统文化,不能作为大学的全部。而且同样需要解决就业的问题。

北京晨报:据你看,有没有比较成功的例子?

朱汉民:就我所了解,英国有大学采取的学院制度,师生共处,不但讲学,也探讨学问,和中国的书院有类似之处。香港也有大学采取书院教育,书院不仅管学生的知识学习、通识教育,甚至也管日常生活。老师和学生在一起,负责学生的人格、道德等的培养,这等于借鉴了传统的书院体系。此外,在香港,也有一些成人教育的书院,其中的学生都是成年人,本身已经有工作了,在这里参加继续教育,这种教育其实比较适合书院,有工作了就不那么急功近利了,所以会专注于提升人的文化素养。

(原载《北京晨报》2012年2月28日“文化头牌”专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