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七百六十四)“不务正业”的海军造舰局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七百六十四)“不务正业”的海军造舰局长(2 / 2)

“那张‘倒立的破桌子’,用处实在是不大,那两艘巡洋舰还可以。”史司想起了被海军给捞起来了的这三艘俄舰,笑道,“不过,改船的话,动力系统的改造成本过高,可是不太合算的,这些船修修达到原来的水平能用就可以了。”

“我忘了,现在咱们已经开始采用‘甘特图示法’了,”江穆齐笑道,“这样可以在节省时间和资金的同时,做出最适合需要的东西。”

史司笑着点了点头,将目光又转到了还在开火的舰炮上来。

为了能够给中国海军“量身定做”最需要的战舰以及其它武器,史司曾向军务部长孙纲建议在设计新舰和其它种武器时实行“甘特图示法”,听得军务部长大人一头雾水不明所以,在史司好容易向他解释明白了这个“甘特图示法”是怎么回事之后,孙纲表示完全赞同他的建议,并下令立即施行。

史司当然不知道,军务部长

回同意得这么痛快,主要是因为作为一个“穿越”在后世的网络上受很多比较“白”的YY~>影响,看多了那些书里描写的猪脚只要是有了技术和资金就开始象“大炼钢铁”一样的没命的造出一些千奇百怪而实际上完全脱离现实的“YYY舰”的情节而感到汗颜的缘故。

而史司的理念,则是要为中国设计出最适合中国海军实际需要的作战舰艇。

就拿被称为“装巡杀手”的“永丰”舰来说,这艘舰是作为中国和俄国所进行的“海军军备竞赛”当中用于对抗俄国从法国订购的新式装甲巡洋舰并根据中国自身装甲巡洋舰的运用方针——即重视“舰队对决”职能,弱化“破交作战”职能而设计的一型新式装甲巡洋舰。该舰以1903年的“特别拨款案”的经费建造,因为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局势和建造时间已经非常紧张,史司领导的小组日夜赶工,只花了不到三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设计图纸。为了节约时间和经费,史司大量运用了中国目前现成的各类“子系统”。象“永丰”舰的主炮塔为国内根据图纸仿制的英制mK99式火炮炮塔、副炮塔则为华夏龙旗海军标准的配备于多数装甲巡洋舰的203毫米炮炮塔,并且在前后舰桥上安装了最新式的巴尔—斯特劳德(Barr&stroud)公司6英尺基线Fa3测距仪,以及距离指示表和信号交换机等设备。在“龙~”号完工后不久后“北洋船舶重工”空出的船台上,“永丰”舰就开工了,而且最后,在史司和江穆齐以及从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造船工人的努力下,“装巡杀手”终于赶上并参加了“华俄战争”,并且扬威异域,立下了赫赫战功。

但从“装巡杀手”把“巴扬”号“秒杀”了的那一次战斗中,史司还是现了些别的东西。

史司敏锐的意识到,现在随着海军技术的不断进步,象各类火力控制方法的出现以及加装了陀螺仪的鱼雷有效射程的提高,使海战的交战距离来越远,而不断增长的交战距离则带来了一个问题,象152毫米一类的二级火炮在较远的作战距离上的威力比较小,目前英国的152毫米倍径炮在3000的距离上只能击穿511毫米厚的克虏伯装甲,俄国海军的152毫米倍径火炮穿甲能力其实要比英国人略强一些,但如果按照当时一贯的思路,即增加二级火炮的口径以提供更大的破坏力,但是因为是在较远的距离上作战,混合口径火炮的弹着点却不容易区分,一味增大口径的话,火炮口径越是接近,则越难以区分弹着点,这样一来,会给炮手的校准射击和整个舰队的火力投射带来极大的影响。

这个问题在目已经生的战斗中并未产生过多的困扰,因为现在的交战距离仍然比较近并且一二级口径的火炮弹重差别比较大,眼神好一点的人还是能分清楚的,象这一次“永丰”舰对俄国人的那场“秒杀”战,因为交战距离较近,弹着点还是很清楚的,只是“巴扬”号毁灭得太快了,根本没给“永丰”舰以校准的机会。

望着“永丰”舰的305毫米主炮吐出的火焰,一个比较“叛逆”的想法渐渐的浮现在了史司的脑海里。

象“龙昶”级战舰,因为使用统一弹道的主炮,各个主炮的炮位之间就可以使用相同的试射参数,同样,一艘战舰在解算完试射参数之后,就可以将试射参数提供给所有的装备同样火炮的同级战舰使用!

如果是那样的话……

“想什么呢?随波?”江穆齐见史司的眼睛里渐渐的放出光来,不由得奇怪的问道。

“新火力控制办法和新舰的设计方案,应该是都有了。”史司有些兴奋的说道。

“新的火力控办法?你史随波又想出来什么好主意了?”江穆齐看着这个已经落下了“不务正业”名声的海军造舰局局长,不由得失笑起来。不过也难怪,史司所想出来的办法,象那个“甘特图示法”和海参崴攻防战后期的“冰面起卸”办法,都已经被证明是极为有效的,也难怪军务部长大人和海陆军将领们都认可了他的“不务正业”,对他可以说是言听计从。

~~~~~~~~~~~~~~~~~~~~~~~~

继续求收推荐订阅点击月票以及其它各种票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