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宋威> 第四十九章 轻敌不是一个好习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九章 轻敌不是一个好习惯(1 / 2)

ps:看《宋威》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邵冲今年三十多岁,和外人揣度的高大威猛全然不同,他个子不高,甚至还有几分瘦弱的感觉。

如果只看外表,很容易轻视他,但事实上,这是一位狠角色,尤其是那阴鸷的眼神,有时候让人不寒而栗。

他原本是光化军铸钱监的一名宣毅卒校尉,郭邈山和张海的叛军到达光化军地界时,他带兵麾下的五百将士起兵反叛。

外界对他反叛的缘由有很多猜测,诸如遭遇了不公正待遇,愤然反叛;临阵畏惧,被迫倒戈相向;抑或心有野望,试图浑水摸鱼……

总之,光化军的反叛颇有神秘色彩,其中缘故无人知晓,甚至连大宋皇城司的密谍也一头雾水……

邵冲反叛了,但并没有倒戈加入张海和郭邈山所部,兴许作为一个将校,他根本看不起泥腿子出身的盗匪,兴许还有其他什么缘故也未可知。

单打独斗,自立门户,凭着光化军五百将士的基础,邵冲很快聚集了数千人的队伍。

当时他曾试图率部南下进攻武/昌,兴许还有渡江往荆楚的意图,可惜面对大宋官军的围追堵截,他们节节败退,铩羽而归。

郭邈山和张海率部回了商山,邵冲对他们这种故土难离的做法嗤之以鼻。大军在穷山恶水之地如何生存?再者,那地方距离京畿太近,宋庭会不惜一切代价围攻,必定是死路一条。

既然他们愿意,那就让他们砸后面牵制官军,为自己争取转移时间也挺好的。至于自己,这时候去富庶边陲之地才是上上之选,兴元府便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实际情况不如预期,数十年不遇的旱灾的破坏力很是惊人,粮食大规模歉收,一路上少不得为粮草的闹心。

没办法,一群以流民为主体的叛军,要是没了粮食这件法宝,如何吸引流民,稳定军心?

赵明的倒戈是个惊喜,让他们以微的代价轻松拿下西县、洋州和成古,直接兵临府城之下。

官军撤退之时留下些许粮草,算是便宜他们了,但终究杯水车薪,只能靠抢掠来维持用度,刺激军心。

但实际效果并不好,兴元府在这个年代人口密度远不如中原和荆襄,旱灾之后各家各户并无多少存粮。除了在大户人家能有所收获,大都空手而归。其间倒是杀人破家,一群穷凶极恶的汉子糟蹋了媳妇大姑娘无数,直接坐实了叛军的恶名。

兴元府李喆躲进了城池,尽管攻城战并非他们所愿,但依旧得硬着头皮进攻。

没办法,一来城里有粮食,二来若不攻破兴元府,如何敢放心西进?一旦被官军首尾堵截,可不是闹着玩的。

偏生这个时候,定军山突起一支武侯军,要抗敌卫家园。

两千人,规模不啊!邵冲原本还有震惊,但听首领是个十五岁的娃娃之后,便放声大笑。

一个乳臭未干的子能有着能耐?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多半是陈贯那个老匹夫在背后捣鬼。”赵明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也不相信孟韬有这个能耐和胆略,哪怕在宁羌寨有过交锋,他也没当回事。在他看来,那次主要是败在陈贯手中,老匹夫怕出乱子及时赶来,结果坏了自己的大事,孟韬并非主导者。

“利州路转运使陈贯?”邵冲冷笑道:“有些意思,听此人素喜兵略,莫非真有两下子?”

赵明不以为然道:“邵头领笑了,宋庭的文官有几个会打仗的?都是夸夸其谈罢了,前几年那个韩琦号称如何厉害,还不是在好水川吃了败仗?”

“倒也是,听他们招募农户,还有羌人土匪?”

赵明道:“是,鱼龙混杂的乌合之众罢了,除非怀安军前来,否则有谁能是我们的对手?可惜曹仪是个没胆的脓包,龟缩剑门关不敢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