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都市小说>曹植> 第二百五十章 曹植之志(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章 曹植之志(下)(1 / 2)

第二百五十章 曹植之志(下)

曹植之所以说这么多,为的便是要帮郑玄这个当世儒宗打开时代的枷锁。一旦郑玄能够成功打开这个枷锁,那么凭他的学识,他能发挥的能量将是巨大的。历史上郑玄所创的郑学,为何仅仅是让经学ia一统,而非实现大一统,最大的限制并非郑玄的学识,而是他的眼光。这也是为何,郑玄不能更上一层楼,达到与荀卿、后世的朱熹等人同等地位的原因。

见到郑玄好像发神经一般在喃喃自语,曹植非但没有半点担心,相反还欣喜万分,因为这说明郑玄已经有所得了。

曹植心中暗喜不已,一旦郑玄悟了,那么他在这时代,将多一个好战友。即便他的生命已经所剩无多,然而也足够了。

其实早在曹植来到这时代不久,他就想过他究竟要做的是什么。每一个穿越者,刚穿越之时或许会茫然,不过一旦适应之后,知道历史走向的他们,总想做一番大事,曹植也不例外。

穿越之后,曹植想过很多,第一个年头乃是助曹统一天下,这个对别人来说很难,然而对知道历史走向的曹植来说,实在最简单不过了。单单赤壁一战,只需点拨一下曹即可,就算赤壁失败了,后面还有大把的机会。以曹植悉未来的能力,扭转乾坤,或许不能说易如反掌,但可能还是十分大的。

然而助曹统一天下之后,那接下来该如何?天下已然一统,若是那时候再行改革,谈何容易。所谓治大国如烹ia鲜,统治一下大国之后想大刀阔斧地改革,成功的可能微乎其微。而真正要完成改革,最好便是趁着大的时候来改,那么当真正统一之后,方能实现大治。

曹历史上缘何不能完成统一天下,除却有刘备、孙权这些在历史长河中也十分耀目的对手之外,曹没能成功对社会弊病完成改革也是重要原因。因为若是社会改革当真成功,那么以历史上曹魏的国力,真要完成统一天下并非难事。然而司马氏篡魏之后,统一天下仅仅数十载,便是五胡华了,接下来便是对汉民族来说无比黑暗的几百年。

这仅仅是因为汉末三国世所带来的人口锐减之故吗?

秦能凭区区一隅之地崛起,统一六国之后还南入百越,北取河套,打得匈奴人灰头土脸,靠的并非人数。而是适应时代的制度所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在曹植看来,每一个盛世的来临,都必然伴随着一套适应时代的制度。周公创礼乐,周享八百年国运;汉承秦制,汉得享四百年国运;唐承袭三国而下至隋之动与改制,遂有贞观之治、开元之盛世;明之洪武、永乐亦是如此。大后有大治,并非必然,而是要趁着大进行成功之适应时代的改制,方能有大治的产生。

曹的失败,在于他对已经不适用于这时代的制度改革的失败。经济上之屯田制初期颇有成效,最后以失败告终。政治上所推行的求贤令,当长期动失去基础之后,最终不得不再次依赖于世家;有未能对中央以及地方的制度进行改革。文化上所倡导的建安文学,只是昙ua一现,最终还是不敌郑学以及后来之王学、玄学等等。

其实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曹这一系列的改革,只是前期取得成效,这也是为何曹前期能够成功之原因。只不过当这些改革后继无力的时候,伴随而来的便是失败。军事上成功那还有好说,然而一旦军事上亦失败,那么一切不稳定便会浮现出水面,这也是为何曹魏一直都无力统一天下之最根本原因。

当然,这并不能怪曹珠yù在前,汉朝所承袭的秦制,乃是自商君变法之后一直便施行的。而经过战国时期,秦国的实践,乃至秦灭亡,汉代吸取教训再对其中进行变更。汉代的制度,虽不能称为完美,但历经数百年的风雨还能屹立不倒,总有其原因在。

曹能看出时弊,进行针对的改革,已经是十分不错的了。然单凭一人或者一个时代区区数十年的力量,是难以对数百年的积弊进行根本变革的。如此一来,就必须遵循时代的规律,对各种方法进行试验,再在其中寻找正确的道路,而将错误摒弃。大则更容易寻找正确的道路,和更快见到成效。这也是为何,大汉灭亡之后,会有长达数百年的动五胡仅仅是引子,关键还是汉民族自身还未能找寻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按照历史的发展,是必须遵循这等规律的,只不过曹植带着后世的记忆而来,他很清楚哪条路是对的,哪条路是错的。他心中所想,便是希望汉民族可以少走一点弯路。莫要少看这一点的弯路,或许里面就已经省去了百年光yin。

若等到统一天下的时候再行改革,曹植自问没有这么厉害的对全局的掌控力。古往今来,在和平时代,成功对一个国家进行大规模改革,没有一人。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家中,成功的也就管仲、商鞅、诸葛亮、王猛等寥寥几人,只不过他们的改革并非对整个国家,而是一隅之地。剩下来的和平时代进行过改革的,最出名的莫过于王安石与张居正二人,前者毫无疑问地失败了,后者的改革在任时还算成功,然死后还是被大部分废弛了,改革最终还是失败。

曹植自问没有前面所提这些人强大的内政能力,这些数百年才出一个的奇才都是以失败告终,他曹植又怎敢说一定能成。故此先助曹统一天下,而后再进行改革的念头毫不犹豫就被曹植抛弃了。因为一旦未完成改革便统一,接下来这个制度未能适应这个时代的政权,必然会在数十年内崩塌,那么曹植也就等于白来一趟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