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王建国,那就不能不提起他的外号一本儿正,这一本儿正其实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词儿,它的前身是一本正经,为什么好好的一本正经会变成一本儿正呢?这中间还有一段小故事。
王建国家有哥兄弟两个,他是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王建中,这哥俩都是在老支书王永洋眼皮底下长大的,不过,俗话说的好,龙生九子,还子子不同呢,更何况是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呢。
这王建国性格完全继承了老支书王永洋,性格耿直,待人热情,对刘家湾村的发展尽心尽力,而且,跟老支书一样,对于村子里的环境,这位是极其爱护,爱护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自己弟弟,想要发点村财,那都会被他收拾一顿。
萧明悦记得那是在她刚上小学时发生的事儿,那时王建国刚刚接任村支书,九十年代国家已经实行改革开放了。生产队黄了,很多人心里开始长草了,王建国弟弟王建中也是,王建中这个人头脑比较灵活,高中学历,年轻时也算得上刘家湾有名的高材生,不过那时人们并不看重学习,所以,读完高职王建中就回到了乡里,在供销社当了一个小主任。
这供销社的小主任在那个年代其实就是个饿不死,吃不饱的活儿,这份工作对于脑筋灵活的王建中来说完全是个鸡肋,所以,干了几年王建中就辞了工作,赶了个时髦下海经商了。
那个时候下海经商确实是个比较流行的趋势,但是,流行并不表示你就一定能够赚钱,王建中就赔了,他和爱人把自己攒的家底儿都扔进了滚滚商海当中,没看见一毛回头钱儿。
没有钱,就没有货,没有货就更谈不上翻本儿,翻不了本怎么能让人甘心呢?王建中那段时间是绞尽脑汁想找来钱儿道儿,要说这王建中也算是个才人,到处找钱找不到的他回了一趟刘家湾,这一趟回乡居然让他叨住了一个赚钱的主意,他盯上了刘家湾的树。
咱前面都说了,刘家湾整个村子都是被树木包围的,那可不是一颗两颗,也不是一千棵两千棵,说得邪乎一点,刘家湾的树不计其数也不夸张。
王建中回来一趟就看上了这些树,那时候树木采伐不像现在这么严格,乡里镇里,相关部门你只要给点钱,这采伐证就能给你办下来,你想伐多少就伐多少。
王建中在外面闯荡了几年,也认识了几个建材老板,他心想自己只要花点小钱儿就可以把村子里的树转卖给外面的人,这几乎可以算得上是无本儿的买卖,稳赚不赔啊。
自家大哥是刘家湾的村支书,这事儿还有什么人能够阻碍自己呢?王建中那时候觉得自己之前所有的霉运都飞走了,就为了衬托这一次的成功。
他想的是挺好,不过,很快现实就打了他一巴掌。乡里镇里的采伐证他找好了关系,只要王建国一句话,这事儿就真成了,可是,这事儿也就是王建国,挡在了王建中的财路前面。
王建国听说自家弟弟打上了村里树林的主意,立刻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你想发财,我不拦你,但是村里的树,门都没有,王建中好说歹说,咋整都不行,王建国的油盐不进让王建中很是恼火。
萧明悦记得那时候因为这事儿哥俩大吵了一架,吵得全村子的人都知道了,也是这一次吵架,王建国的一句话在刘家湾出了名,“你别跟我白话,我告诉你,咱家是一本正……那什么……什么……的家,你那些外头的歪门邪道甭想弄到咱刘家湾来!”
这一次吵架彻底断了王建国跟王建中两兄弟之间的感情,知道内情的老一辈子的村民都抨击王建中忘本,回来祸害家乡,王建中一气之下带着妻子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过,而王建国则继续他一本正经的做派,安安稳稳的守着刘家湾。
其实这件事儿那时候听起来还挺搞笑的,但现在想想,萧明悦却觉得王建国和老支书王永洋很伟大,不是谁都能在利益的诱惑下还能坚持本心的,现在在十里八乡,像刘家湾这样高绿化覆盖率的村子根本就找不到第二个,很多刘家湾村里的小年轻打工回来都会感慨刘家湾的秀美。
想起这些,萧明悦有些明了了自己应该如何跟村支书王建国沟通。
“你这小丫头回家到底是想琢磨什么啊?可别是像王建中似的啊,要是那样,一本儿正是绝对不会答应的。”人老精,树老灵,萧明悦跟自己打听王建国,从这一点韩老爷子就知道萧明悦应该要有动作了,从这些日子的相处中,老爷子发现萧明悦这姑娘很有想法,这姑娘刚回来那会从眉眼中还能透出一丝疲态,但老爷子看人很准,这姑娘不是个能闲得住的,原本他以为这孩子在刘家湾呆上一段时间就会回去连城,现在看来,这丫头也许有了不一样的打算也说不定。
“嘿!您这老爷子寻思啥呢?我还能盯着村里的那点树不成?现在采伐证多难搞你不是不知道,再说了,那点歪瓜裂枣的树我还看不上眼呢!”萧明悦跟这老爷子聊天聊多了也长心眼了,哼哼,韩老爷子诈她她也发现了,萧明悦看老爷子眯着眼,心里的小人儿拿着花又唱又跳,心说你想知道啊,我就不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