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有帅才,这才会对局势的走向,产生担忧,朱魁也明白这点,突然说道:“汉升当请放心,三日休战后,虎牢关必有变化,下次攻城,你们尽可放开攻打,不必留手。”
“虎牢关有变?”黄忠神情一愣,又一喜,遂问道:“主公,这虎牢有变,是指何事?”
朱魁故作神秘,不做解释,只是说道:“倒是便知,你们这三日好生整顿兵马,虎牢一破,会有连场奔袭,那时可没多少时间给你们休息,你们先下去。”
“是,主公!”
三人走后,朱魁随手拿起案上的兵书,开始翻阅起来,心中暗暗算着接下来战事的布局。
不一会,帐外小校,报到:“主公,戏军师求见!”话音一落,就见一身风尘的戏志才步入帐中。
朱魁连忙起身,双手相迎,拉倒自己身边坐下。
“先生辛苦了!”接着,亲自倒了杯茶,递过。
“多谢主公!”戏志才接过茶水,道了声,一饮而尽。
茶水饮下,戏志才脸上的疲色微解,他奉朱魁密令,已经离开联军军营快半个月了。
“先生,事情进展如何?”朱魁开口问道。
轻轻擦了擦嘴角,戏志才答道:“幸不辱命,已经成功劝说雒阳城里二十余大户,承诺若董卓真要火烧雒阳而走,他们都愿率领家丁私兵们进行抵抗,毕竟这是保家之战,他们答应十分爽快。周仓将军与那五百步卒尚留城中,对一些可引火点做探察与记录,希望有心监视下,主公所说火烧雒阳一事不会发生,不然两百年的都城若毁于一旦,那太可惜了。”
“另外,主公所编的东边一个汉,西边一个汉这一童谣畿言,已如计在市井传出,尤其是那李儒府上,时间虽短,但他定然已经听到风声,借他之手,定能让董卓有西迁之意。”
“主公,只是志才有些好奇,你怎能如此肯定董卓会如你所料那般退守关中后,还要将雒阳烧毁?”
早前,朱魁与戏志才一同推演讨董一事战局,在他有意的引导下,董卓退守关中的可能,戏志才也认为是最高的,也最符合董卓利益的选择,他同样不相信虎牢关一战,联军能够诛杀董卓,诸侯们貌合神离,能击退董卓,已是最大的胜利。
而朱魁记得历史上,董卓退守前,将雒阳付之一炬,让各路诸侯得到不过残破的城池。因此让戏志才设法混入城内联合城中大户,保卫城池,同时结下一番善缘。
同行出发的有八百步卒,五百人从王氏商行的地道偷入城内,上次朱魁从这带少帝逃走,牛辅他们虽然带兵搜查商行,所幸的是密道并未被发现。
五百士卒入城,另外三百人,扮作贫民,分散在雒阳周围,充作探子,以待虎牢关破后,兵进雒阳,能够得到第一手情报。
见戏志才问自己怎么知道董卓会残忍到火烧雒阳,朱魁神秘大笑的回道:“无他,直觉耳!”
御下之道,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臣下难以猜透主上心思,让臣子们感觉,自己确实不如,才智上差了半筹,戏志才便是如此,自黄巾一同作战过后,再次作为朱魁的谋士,慢慢觉得朱魁心中城府与算计,自己越来有所不及,心中突然冒出一种念头,莫非这便是得遇明主之感?
其实若能智谋之术,戏志才远在朱魁之上,只是早前一次次朱魁凭借对历史的认知,才让人感到深不可测,今后历史走向完全变了,这种优势也就淡去,那时,他的威信早已建立,也就不怕了。…。
戏志才报过雒阳之行的情况后,朱魁也将身边这些日子战局慢慢说给他听。
听后,戏志才便敛起笑容,肃容道:“主公,如此看来,今明两夜,董卓就会退兵会雒阳,袁绍因私忘公,诸侯们解盟的日子不远了,待董卓撤走关上主力,虎牢定然空虚,三日后,再次攻城,必定一击击破,本月之内雒阳也必然失守,那时,定是各路诸侯各自离心的时候。”
“这些我已看出,但我却不欲入雒阳,做那扰民之事。”朱魁摇头冷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