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0万美元的eh101骤然间滑落回了只有100万美元的二手“小松鼠”,霍尔格.布罗伊希这心里的落差可是够大的,但这个时候,霍尔格.布罗伊希心中再大的落差也不会引起林鸿飞的注意了,他需要立刻将这个情况向情况整个项目组说明一下。()
“什么?eh101最快也要到98年年中才能交付?”听到林鸿飞的这个消息,整个项目组的人全都傻眼了。
在场的人对eh101项目的详细进度并不是很了解,在这个国防科研经费严重短缺、国防科研机构连定基本国外的专业学术期刊的钱都拿出来的时代里,不了解eh101的项目进度情况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但现在,情况悲催了。
之前在大家的印象中,eh101一年左右就能交付使用,之后的2年时间里足够大家将一些设计理念摸索出个大致的条理来,在之后的设计工作中就可供大家借鉴和学习,但现在,林总告诉自己,eh101最快也要到98年年中才能交付,即便是不考虑航空工业当中跳票如同家常便饭一般的习惯,也要考虑到交付之后的装修期、之后两年的学习期……尼玛这都到了2001年了!岂止是一个坑爹了得?
“是,最快也要到98年年中,所以……我们必须另外讨论一个办法了。”林鸿飞舔了舔嘴唇,心情有些沉重,项目刚刚开始,甚至还没有正式立项就遇到了这么一个令人措手不及的难题,这个兆头真是太糟糕了?
偌大的中心里静悄悄的,竟然没有一个人说话。
当初大家对林总能够获得eh101飞机这一点并没有任何疑虑。整个项目自然也就顺理成章的初步获得了zhongyang的许可,但现在,若是没有eh101可供参考,设计出来的飞机,就算在最大载重方面能够满足初始要求,可在易维护xing、大修间隔、燃油经济xing等其他方面的指标呢?
这些问题,大家心里都没有底。
“s—76呢?”沉默了良久,有人忽然开了口,“s—76的设计理念还是很先进的,我们对s—76曾经逆向学习和测绘过。()虽然因为一些材料方面和发动机方面的难题,仿制工作没有成功,但在设计和理念上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的,是不是可以将s—76的一些思路移植过来?”
“嗯?s—76?”林鸿飞登时愣了一下,随即眼中一亮。
s—76直升机就是大名鼎鼎的uh—60“黑鹰”直升机的民用版本。当年中美蜜月期的时候我们国家曾经进口过一批,这也是我们国家为数不多的从美国进口的航空飞行器。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中型通用直升机。虽然民用型的s—76比军用型的uh—60在技术上做了很多的删减,但依旧比俄罗斯人的米—17和我们仿自超黄蜂的直8好的多,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电路设计方面的差异:s—76上面只有寥寥几个保险丝,而米—17上面则有几十个,更不要说在设计之初对于维护xing的理解……我们要从eh101上学习的,其实不就是这些东西么?在航母上。如何在在最短的时间内让飞机得到维护、如何尽可能延长两次维修之间的时间。
但在这个问题上,林鸿飞没有什么发言权,他扭头看向特意赶过来的郭景山和周振国,“郭老师。周老师,您看这个建议怎么样?”
郭景山和周振国当年也参与过s—76逆向仿制和测绘工作,对s—76的xing能和设计理念有着深刻的了解,尤其是郭景山,冰飞在对直九的改进过程当中,就在相当程度上应用了从s—76当中学到的东西,闻听到林鸿飞的这个问题,立刻道,“理论上应该是没有问题,但发动机和主减速器这两块……”
“能用就行!”林鸿飞断然道,“d—136和配套的主减速器的问题,我来想办法!”
这个问题确实有些为难,但这个时候,自己不硬着头皮上还能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