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240章:手摇式畜力收割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0章:手摇式畜力收割机(1 / 2)

随着夏收的到来,各地又开始忙碌了起来。在京师郊外一处皇庄的麦田里,却是围着一大群人。

一群是锦衣卫,一群是皇庄里的农民,还有一群是皇帝和官员,还有皇家科技学院的学生以及《大明日报》的记者。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一辆崭新的收割机上。

这辆收割机由两匹马作为牵引动力,上面坐着三个工人,两边是两个很大的收割装置,和后世的联合收割机那种在最前面滚动的卷筒完全没有什么原理上的区别。

而在这辆收割机另一边,则是三十名手持镰刀,跃跃欲试的青壮男子。

“陛下,两边都准备好了。”徐光启亢奋的对朱由校身边说道,朱由校看着眼前这个大家伙,神色中流露出了巨大的期待,挥手道:“开始吧!”

“预备……开始!”徐光启跑到两队人中间,手上的旗子使劲一挥,正式宣布比赛开始。

没错,这就是一场比赛。

一场传统人工收割与最新研制的收割机之间的效率比赛,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的盯着眼前的两队人马。

徐光启的话音一落,两边都以最快的速度开始收割。

传统人工队那边反应更快上一拍,三十名工人手持镰刀直接冲上前去,弯下腰埋头收割起小麦。

一个个都是体力充沛的庄稼汉,而且每个人都拼了命一般的,用自己最快的速度用镰刀收割着麦子,一把把秸秆被割断,然后整齐的堆在地上。

收割机那边的三名工人则慢了一拍。

“驾!”收割机上的马夫手中的缰绳一扬,然后向下一压。两匹马儿便缓缓的向前,将这架收割机带动了起来。

另外两名工人则开始抓着摇杆使劲摇了起来。前面用来收割小麦的滚筒顿时滚动了起来。

运转的钢制滚筒,将沿途的小麦全部压了进去,在滚动中切断了秸秆,麦穗连带秸秆都被卷进了机器内。

随着两名工人不断的转动摇杆,被卷进机器的小麦成功的和麦穗脱离,然后沙沙有声的被分离到了一个容器之内。

两匹役用马匹以均衡的速度缓缓前进。很快就收割了一大片麦子。

在场的人们纷纷惊讶的看着依旧在前进的收割机,这样快速的效率着实让人吃惊,那边三十个青壮劳动力,貌似也只收了这么些地方的麦子吧!

这种手摇式畜力收割机,和后世的收割机实际上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无非就是用畜力取代内燃机,从而获得带动收割机移动的动力。而人力手摇,则为收割装置提供了动力。在工人的手摇之下,收割机内部不断运转。这么一辆收割机,所过之处四米宽的麦地里被收割得一干二净。

不过很快收割机这边就停了下来,因为车上的麦斗装满了。车上的工人拿出麻袋,一个将袋子套在麦斗下方,一个打开麦斗。只见麦斗中的麦子哗啦啦的倾泻进了麻袋之中。

装满的时候,那名工人将麦斗一关,然后两人一起将麻袋的口子绑上。接着将麻袋往边上一丢。然后再次催动马匹,收割机又运转了起来。

收割持续进行。赶马的工人不断轮换车上的工人,以让其中一名工人可以获得休息的时间。

在三名工人的密切协作下。十亩麦子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已经收割完毕。反观人工队那边,十亩小麦仅仅收割了一大半。

朱由校当即鼓掌,振奋的喊道:“干得漂亮。”

在场众人也纷纷热烈鼓掌,为收割机的成功而喝彩。

“快,实在太快了。”

“皇家科技学院这个发明实在绝了。”

“从双方收割的小麦来看,收割机这边一个人就能当成二十个人用。”

“不止呢!那边人工队的麦子还没脱穗呢!收割机那边都已经脱穗装袋了。直接运走就行了。”

众人惊叹的议论起来,人工队和收割队这边只是简单的一个比赛,就把收割机的效率轻易的体现了出来。

效率有了巨大的提升,这种机器的出现,将大大减少农业上对劳动力的投入。从而更有效率的生产出更多的商品粮。将人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这样的机器显然存在巨大的市场,一是辽东农业都将采取商业化种植模式。二来北直隶也有很多地主联合起来成立了农业公司,这些农业公司对于减少雇工将有很大的兴趣。

北直隶农业公司这种拥有大量佃农的农业公司,对于收割机同样也有需求。有了这些收割机,农户就不用在夏收到来的时候急吼吼的抢收了。要知道一亩麦子一个人要忙上一整天才能收完,每年夏收的时候还要找帮工才来得及。

朱由校连忙向徐光启询问成本问题,徐光启回答道:“一台收割机的成本并不是很高,材料上用不了几个钱,主要就是机械加工方面花费大一些,不过一台收割机的成本也不过八元左右。”

收割机无非就是木头、钢材拼成的,因为这种手摇收割机结构简单,也就是脱穗装置可能发生一些故障,但也比较好维修。毕竟一个机器,最容易出问题的基本上都是动力装置。

手摇式畜力收割机的动力是畜力和人力相结合的模式。

当然收割机的成本也会随着用工成本的上升而上升,但是用工成本的上升意味着收割机投入使用的效益也同样有所提升。

收割机成本低廉,最贵的反而是两匹马。不过马匹全年都能使用,所以马匹并不算是多大的成本,现在蒙古和西藏都在和大明做马匹生意,特别是蒙古和大明的马匹贸易量很大,北直隶并不缺马。

这意味着收割机的利润将足够高,一台收割机的价格完全可以提到五六十元。

“马上将收割机投入生产,如果没有发现什么设计缺陷。明年夏收要在北直隶全面普及,并且尽量在其他省各个小麦产区普及。”朱由校对左右吩咐道。

“是陛下。”

第二天《大明日报》对手摇式畜力收割机进行了深入的报道,顿时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