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蒋介石在与罗斯福的此番会谈一进入房间就开始后悔,应该让高飞来,于是立即派王宠惠去找高飞,因为史迪威在场,所以高飞必须也在场,史迪威名义上是中国战区参谋长,高飞确实中国青年军总司令兼中国远征军司令官,两人直接是针尖对麦芒的关系,对付史迪威蒋介石头疼,也没料到史迪威会在场。
蒋介石不是傻瓜,他心底也是十分清楚的,小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就积力从事对外侵略扩张,屡次觊觎别国领土多次把战争矛头指向邻国特别是中国。
历史上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日本在《马关条约》第二条中强迫中国将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第四条勒令清政府对日赔偿军费二千万两白银,由于清政府库银不够,日本要求分期八年偿还,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苛刻、最不人道的敲诈勒索,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穷凶极恶、灭绝人性的侵略本质,日本人的本质就是凶残的野兽,中国对日本的抵抗是从国力方面考虑的,但是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就变成了不得不抵抗到底,日本的崛起可以说完全是依靠马关条约的赔款,建立起了一支庞大的联合舰队,以至于在日后的日俄战争中歼灭俄国远东舰队,不过此战日本人打错了算盘,被英国人彻底的出卖,死了几十万人,损失巨大一分钱赔款也没拿着,以至于引发日本经济危机。
在蒋介石眼中《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清朝政府变成了日本帝国可随时予取予夺,备受战争威胁的对象,但是非常可惜的日本并不以此为满足,接着在1931年和1937年连续对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和七七卢沟桥事件,必欲灭亡中国而后快,必须抵抗到底,也正是看穿了日本人的本质与野心,蒋介石才坚定了抗战到底的决心,现在各路大军合围南京,蒋介石也是气势汹汹,当年小日本怎么将自己赶走扶植汪伪政权的,那么今天自己就要怎么样将小日本打出去。
蒋介石与罗斯福的会谈在阳台上进行的,没等跃跃欲试的史迪威开口,一个让史迪威头疼的家伙走了进来,高飞的到来让蒋介石松了口气,缓冲来了蒋介石自然放心得多,而且高飞英语流利不需要翻译,可以直接与罗斯福总统交流。 抗日之血祭山河761
罗斯福上下打量着高飞,高飞也微笑着注视着这位历史的伟人,但是罗斯福仅仅是美国人民的英雄,对于中国与全世界来说,他是战争贩子的开端,在美国大概很少有比罗斯福更受赞誉和憎恨的了,两者之间是矛盾的,却又共存,直至后世一提到他的名字,有人会充满怀念,却也有人则骂不绝口。
可以说美国历史上很少有哪个总统能像他那样有效地集政客、导师、鼓动者和政治家的品质于一身,也没有谁能创下空前绝后的纪录在美国连任四届总统,执政长达十二年之久,如若不是身体原因,不知道他还会将这一纪录扩大至多少年。
罗斯福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在驾驭政府与时代方面有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又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巨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美国人心甘情愿地让罗斯福以他的模式去支配未来的生活方式,左右美国人民的情绪,并喜欢参照他的形象来评价日后的所有总统,喜欢根据他的新政来衡量历届政府,无疑身处一个充满动荡、变革与血腥恐怖的年代,全球性经济罕见的大崩溃,日本、德国、意大利法西斯主义迅猛崛起,轴心帝国集团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在这个英雄与枭雄并出争霸的年代,罗斯福重实效、轻说教、不囿陈规、见风使舵、善跳政治狐步舞,不论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年代,他从律师到州参议员、到海军助理部长、到州长、到总统,都能够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在美国民选政府总统的体制下,竟然能够将全球战略实施得如此的连贯和完美,对于后世来说都是极为不可思议的事情,美国后世的霸权主义包括苏联的解体等等,都有罗斯福总体美国国家战略的影子在其中,之后的历任美国总统也确实在忠实有效的执行这一战略。
对于罗斯福高飞还是有一丝的敬意,于是微微一笑道:“总统阁下,见到您是我的荣幸,非常高兴之至。”
罗斯福也和蔼道:“来自东方的战神,高飞将军,我也非常荣幸,你在抵抗日本法西斯的战场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全世界人民都会牢记你的功劳的。”
高飞点了点头道:“既然罗斯福总统认为我的功勋卓越,那么总统阁下为何不授予我一枚代表美国最高荣誉的国会荣誉勋章那?正是因为我与我的部下卓有成效的使用美国援助的武器进行战斗,并且整编扩充部队,才使得美国青年可以专注投入生产,不用流淌更多的鲜血,这难道不是为美国人民在做出贡献吗?只要总统阁下提供足够的武器与物资的保障,我们最高统帅陆海空军大元帅蒋中正阁下随时可以组建起一支超过一千万的庞大军队,为保卫世界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史迪威张大了嘴巴惊讶无比的望着高飞,罗斯福也经过了短暂的诧异对蒋介石询问道:“高将军所言的庞大军队真的可以吗?”
恰好宋美龄也翻译完毕,蒋介石也有点措手不及,高飞喜欢乱开炮他是知道的,没想到上来就开这么大一个炮,于是一挥手道:“二千万壮丁我们还是组织得起来的,但是我们没有足够的武器装备这些部队,更缺少粮食等物资供给作战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