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伪军政部之内,一名面容焦急的日军少佐拿着一份卷宗一路疾奔来到了参谋总长办公司门前,此刻犹豫国军主力重兵云集南京,冈村宁次亲抵南京指挥十一个师团进行南京保卫战,为了此番南京保卫战,冈村宁次几乎抽调光了华北的日军可用之兵,作为保卫战主力的则是一直以来被日当做炮灰的和平建国家所部,战斗力较强的绥靖军也抽调了二个军布防南京,打仗已经要靠汪精卫的和平建国军了,日军师团的建制已经不完整了,远东方面日军的进攻消耗了太多了兵力和物资,大本营没有什么能够给冈村宁次补充之用了,之不过要求他尽量的延缓拖住中国军队。
缺乏武器补给和兵员补充的日军士气低迷,武汉大战才结束一个多月,中国军队的乘胜追击让日军无暇应对,冈村宁次正在给阿南惟几这个南京战役指挥官部署最后的战略任务,面对士气低落缺少弹药、补给和兵员的部队,以及大量不算稳定的和平建国军,阿南惟几感觉自己就如同一出不入流的欧洲歌剧中的悲催的龙套一般,就等主角出场如同踩死一只蟑螂一般的踩死自己,死是死定了,关键是什么时候死,仗还没开打,就要求全军玉碎,为远东和东北的布防争取时间,期间根本没提华北的防御?阿南惟几也是万般无奈,他这个败军之将不足言勇,戴罪立功只能死拼于此了。
之前中国军队意识到南京不可守,却又不能不守,结果惨败于此,现在大日本帝国皇军也陷入了绝对的怪圈之中,大本营的参谋们不了解实际情况,一味的要求死拼到底,号召每名士兵杀死十名中国青年军士兵,这样即便全体玉碎,也能歼灭中国青年军与南京城下,毁灭中国军队的主力,其的依据是当年的南昌保卫战,高飞重创大日本帝国皇军,现在皇军防御一样能够重创高飞。
实际上,日本人还没弄清楚,指挥南京战役的是陈诚与何应钦,没高飞一毛钱的事,高飞不过是突击集群司令官兼前敌总指挥而已。
匆匆忙忙的来到参谋长办公室的大野参谋是中国派遣军的直属作战参谋,虽然大野是少佐军衔,但是在战略决策和战役计划制订方面,却比冈村宁次和阿南惟几要有发言权,他监督执行的就是大本营参谋本部制订的一系列作战计划之中的要点,大野荣一面对冈村宁次和阿南惟几啪的一个立正道:“阁下,现经过统计,随着汪精卫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原华东方面和平建国军大大的为扩大,和平建国军数量急剧上升至十五万人,从部队数量上来看兵力十分有限,在对华作战中占难以据太重要的地位,南昌战役之后,支那正面战场开始出现相持情况,中国军队间相互矛盾严重,不仅国共两党的军队在一些地区出现兵戎相见的情况,国军内部派系问题也大为突出,靠一时的热情和热血已难以维系高昂的士气。而国民政府更是推出曲线救国口号,许可国民革命军指挥官在面对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可为保存实力,暂时投降的指令,结果和平建国军数量急剧攀升,可以说作战时战局不利,在上级许可下投降是职业军人的选择,如今除了苏联和帝国陆军之外的各国都认可这种做法,并尽力保护已方战俘的安全,但公开许可作战部队这样做的后果则是严重的,尤其是许可这些部队去协助敌人作战,严重的影响到了己方的士气,在和平建国军的使用方面,皇军往往在遇到抗日军队时,就前驱做炮灰,清乡时做打手,同时又提防其叛乱,因而一般除缺乏现代化重装备外,其轻装备也差,面临主要问题是人数不足训练不良等等方面。” 抗日之血祭山河784
大野荣一翻了一下卷宗道:“南京国民政府现如今已拥有和平建国军六个集团军和一些地方绥靖部队,和平建国军第一集团军司令任援道所部辖七个师一个旅,第二集团军司令张岚峰所部辖五个师,第三集团军司令孙良诚所布辖兵力五个师,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吴化文所部辖兵力五个师,第五集团军总司令郝鹏举所部辖五个师,但是经过核查其实际只有不足三个师的兵员,绥请部队编有第十一军、第十二军两个军的部队,和平建国军共为十六个军,三十九个师,十五个旅及其它小单位七十六个,共计八十二万人,经过我们估计实际上不超过六十万人,真正有战斗力的肯为皇军作战卖力的不过六、七万人。”
冈村宁次顿时一拍桌子道:“混蛋,一群混蛋,要军饷和装备的时候各个奋勇争先,现在一个个的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我们现在耽误之急是将忠于皇军的部队挑出来,组成一支精干部队,铁拳部队,给予优先补充,火炮甚至坦克都补充给他们,对于那些心怀叵测的家伙,用刺刀顶着他们去和中国军队死拼,全部死掉也算浪费了中国军队的弹药,削弱了他们的进攻锋芒和士气。”
阿南惟几犹豫了一下道:“我们现在自己的补给都十分困难,一百七十辆战车因为缺少零件和油料,基本都成为了废铁,我将它们全部埋在了紫金山阵地充当固定火力点使用,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啊!可是在大本营哪里,这些战车都是完好无损的突击战斗力,我南京作战区域中的六百七十架作战飞机,我看到的不足四十架?我真不知道参谋本部到底是我们大日本帝国皇军的,还是中国人的?”
冈村宁次无奈的看了一眼大野荣一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吗?我们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为天皇陛下效忠!”
大野荣一突然好似想起了什么,于是从卷宗内掏出一份密电道:“我这里有个重要的情况需要回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