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在陈仓一带痛扁延岑时,赤眉认为应该乘人之危,就派出大将军、投降来的原更始邓王廖湛,带领18
万大军进攻刘嘉。
大家过去虽然是同事,但此一时彼一时也,世道太乱,各有所为嘛。
刘嘉目前状态很好,虽然手里的兵力明显少于廖叛徒,但他毫不畏惧,勇敢迎敌。
在谷口(今陕西淳化南),双方展开激战。
刘嘉身先士卒,亲手杀了廖叛徒,大获全胜。
获胜之后,刘嘉率军北上云阳一带,一边休整,一边筹集粮草。
就是在这儿,他与邓禹有了接触。
刘嘉见到邓禹就象见到刘秀,很想合作,不,就目前的形势看,准确地说应该是归降。
但是,丞相李宝劝他别急,先观察一段形势再说。
(劝嘉且观成败。)
这样,邓禹、刘嘉都不好打,捏柿子先捡软的,就只能打延岑了。
对!打延岑!
周边都是对手,只有老延是个软柿子,就捏他了!
说到这儿,我想提示大家一位伟人说过的两句话,第一句是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第二句是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
这两句话都是说一定要分清敌友,前者说重要性,后者说方法。
第一句事实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凡是有斗争就必然有敌人、有朋友,看清方向、分清敌友是极其重要的。
而第二句交待方法的话则意气用事了,太绝对而不科学,很多实事证明不好使。
现在,赤眉显然没有机会学习这位伟人的语录,只知道吃饭重要,而不知道分清敌友同样重要,特别是在打仗
的时候。
更要命的是,赤眉不光不知道如何在环城虎视的敌人中如何分清敌友,最大限度地团结朋友、壮大统一战
线,同时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真正的敌人,他们还天真地认为,敌人也和自己的水平差不多。
无数事实证明,谁要既不知己、也不知彼,趁早不要出来混。
赤眉认为,什么敌人朋友,什么统一战线,那太专业,我们只认拳头,只知道要吃饭!
打吧!
逄安带着出差的,都是赤眉最能打的伙计。而在长安城里留下的,多是老弱病残。
邓禹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觉得长安城里防守空虚,就率军偷袭,竟然一度得手,打进了城里。
不过,很不幸,他还没有来得及庆祝一下,就赶上赤眉右大司马谢禄带救兵赶到。还说什么,打吧!反正
大家早就撕破脸、打破头了。
经过一番激战,邓禹大败,再次被打出长安。
这时的邓禹十分狼狈,打了败仗,还缺少给养,部队不得不以野菜、野果为食。
(军士饥饿者,皆食枣菜。)
赤眉虽然在长安打跑了邓禹,出差在外的逄安却被李宝、延岑联手狠狠地涮了一把。
当逄安率重兵出长安时,延岑和李宝握手言欢了。
还是那句话,这世道太乱,为了扁人和避免被扁,大家就现实一点儿吧,根据眼前的情况随时变化,该翻
脸就翻脸,该做哥儿们就做哥儿们。
现在,老延与李宝联手抗击逄安。
在杜陵,双方展开激战。
延、李合计兵力数万人,逄则10余万。
结果,逄安大获全胜,不仅灭了延、李联军1万多人,还收降了李宝,打跑了老延。
(岑等大败,死者万余人,宝遂降安,而延岑收散卒走。)
但是,这时逄安犯了赤眉习惯性的错误,就是头脑简单,不能、也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
他没有考虑到,假如李宝是个一战即降的人,刘嘉岂能重用他为丞相?!
很快,逄安就为自己的简单买了单。
他打败延岑、李宝,并且打跑前者、收降后者,怎么说也是个大胜。
但是,他与其他赤眉高干一样,并不懂得一时的占领和撤退根本不能说明什么,他很高兴,也很忘形。
老延当然很伤心。这一阵子,他老吃败仗,遇谁都败,实在无法高兴起来。
正当他收拾残兵败将忙于逃命的时候,突然有人跑来送信:原来是李宝派来的。
李宝以刘嘉的丞相之尊,身陷敌营还能派出人来送信,说明他不光敬业,还很有办事能力。
来人对老岑说:
“请你别泄气,继续跟逄安打,你要是打回来,我从内部策应,里应外合,一定可以大败敌人。”
(子努力还战,吾当于内反之,表里合势,可大破也。)
老延听了精神为之一振,这太好了!于是,他立即整理队伍,回身就去向逄安叫阵。
逄安脑子一热,并没有多想,马上率手下倾巢出动,要灭老延。
你他妈的延岑不想好了,还没挨够?你是我手下的败将,还敢回来找死?
逄安孤注一掷,想一举把老延干掉。
(岑即还挑战,安等空营击之。)
当然,逄安头脑简单,即使做的梦也简单,根本不知道自己面对的并非老延一人。
老延有了李宝的话,自然心中有数,就拼命跟他对决。
一边傲气冲天要灭手下的败将,一边胸有成竹要报仇雪恨,双方摆开架势大干起来。
双方直打得天昏地黑,逄安累了,就招呼手下回营歇歇。
谁知,回头看时,大家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自己军营中的旗帜全变成了白色!
大家本来已经精疲力竭,见此情景大惊失色:他妈的,怎么了?!
这是李宝的杰作。他趁逄安光知道跟老延对打,悄悄在后面把赤眉旗帜全拔了,换上了白旗。
这是号召大家投降的旗帜。
逄安的10多万大军都惊慌失措:他妈的,我们被包围了!
前面是打红眼的对手,后面是卯足精神的强敌,怎么办?跑吧!
接下来便是古今中外军事史上极为罕见的杰作:
逄安的10多万赤眉军惊恐万状,四散逃命,绝大多数慌不择路跳了陡峭的悬崖或者湍急的河流,死了。
逄安本人也狼狈极了,仅带着数千人跑回长安。
《后汉书》是这样记载这个场面的:
“安等战疲还营,见旗帜皆白,大惊乱走,自投川谷,死者十余万,逄安与数千人脱归长安。”
这个场面真的有点象热汤浇了蚂蚁窝。
什么是最战争?什么是最高明的战争?
孙子说的好:不战而屈人之兵。也就是不怎么动手就把人给收拾了。
李宝在这儿就是这样。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这场打斗都应该是中国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很遗憾,由于几个主角都没有什么名气,这场打斗被喧嚣而浮躁的历史烟尘所掩盖。
但是,如果谁愿意探究历史真相,是不难得出结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