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刘秀听在耳中、看在眼里,心里是十分恼火的。
只是,他的王朝刚刚开张,业务太繁忙,还顾不得、也暂时没有力量对公孙记成家王朝公司动手。
不过,公孙董事长越来越不像话,再忙,我也要警告他一下!
于是,刘秀给公孙董事长写了一封信,劝他别称帝。
关于这封重要的信,内容是有确凿记载的,对于信中刘秀的态度,史上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说刘秀怕把
公孙逼急了、惹毛了,态度是温婉的、客气的,还尊称之“公孙皇帝”;二是说刘秀对公孙态度严肃,措辞严厉,
明确告诫他不要对一哥大位再有想法,趁早死了这份心。
在确凿记载面前产生这样的分歧,主要是大家关于刘秀对公孙的称呼上有分歧,前者说刘秀称呼公孙为“公孙
皇帝”,后者说是刘秀本人自称、并且在落款处署名“公孙皇帝”,态度鲜明、含义深远。
我是赞成后者的。
这封信的主要内容照录在《后汉书-公孙述传》里,大家谁有兴趣可以翻开看看。
刘秀在信里说:
“古书上符命所说的公孙,其实是指汉宣帝,他当年是以皇孙的身份(故称公孙)继承大统的。你把自己手掌
心里刻的‘公孙帝’3个字当做祥瑞,跟王莽当年的做法差不多,毫无道理,自欺欺人,是不值得效仿的。你目前
还不是我的乱臣贼子,适逢乱世大家都想当君主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你年事已高,妻子儿女却还弱小,应该早
早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妥善安排全家人的生活大计,才能免除后顾之忧。天下帝王之位,不是可以硬争取的,更
不是谁都可以来争取的,希望你三思而行。”
在信的落款处,刘秀署名“公孙皇帝”。
就是这个落款,使不少史家误认为刘秀对公孙述董事长称臣,其实,这是刘秀自称,顺其自然地接续信的正文
,说是自己将像前汉宣帝那样隔代继承大统。
我的老爸虽然不是皇帝,但帝王之位是我祖上的,所以我像宣帝那样登基当一哥是天经地义的!
对于刘秀这封信的严厉警告,公孙述董事长没有答复。当然,他也不好答复。
(述不答。)
这就是公孙董事长的思想文化工作,无论在主题上,还是在内容上、形式上,都是零散的、经不起推敲的,刘
秀称帝后轻轻一击,他的工作就基本上没有什么效果了。
简单说吧,公孙董事长的思想文化工作,整个儿就是忽悠。
公元32年,刘秀指挥汉军大举讨伐隗嚣时,公孙述派自己的将军李育等率领上万将士搭救老隗。
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公孙述希望老隗抗住刘秀,否则挨打的就是自己了。
但是,汉军大胜,隗军差一点儿全部覆没。消息传到巴蜀,广大干部群众极为震惊,惶恐不安。
为了稳定人心,公孙董事长没有强化措施来巩固防御,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而是抓住一个粮食仓库大做文章。
原来,在成都城外有一个很大的粮仓,还是秦朝遗留下来的,公孙称帝时按照自己的幸运颜色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白帝仓”。
可能因为太破败,也可能因为农业生产凋敝,这个仓库从王莽时期就没有粮食可以储存了,一直是空空如也。
公孙董事长是说瞎话的高手,派人传出消息,说是白帝仓里出现很多粮食,就像山丘一般。这是个怪事儿,老百姓口口相传,大家争先恐后跑去看热闹,成都一时间万人空巷。
(述即诈使人言白帝仓出谷如山陵,百姓空市里往观之。)
老百姓们看的结果,当然是连呼上当:白帝仓空空的,哪来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