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临高启明> 第八十七节 人口分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七节 人口分配(1 / 2)

“这事的最终发言权应该是在企划院吧。”杨云的言下之意是分配人口还轮不到吴南海来指手画脚。

“话是不错,但是各部门的意见也是企划院最终分配案的主要参考来源。”

“要是各部门的要求都满足的话,有一百万人也不够分。”

“这个自然。”刘牧州直起了身子,拿起了桌子上的一份文件,“这是各部门报送的需求数字,即使把目前所有可分配人口全计算进去,缺口大概也有十五万以上。”

烟云不以为然,没有哪个领导会嫌自己手下干活的人多的――特别是不用他发工资的时候。除了总波ss之外,下面的各级小波ss在会议上争论的无非是钱和人。如果各部门的要多少人就给多少人,还要hr部门做什么。

“肉还没上桌,狼群已经急不可耐了。”杨云开了句玩笑,“各部门都有自己的利益考虑,但是我们应该按照企划院意见办――毕竟企划院是全局高度。”

“你说得对。”刘牧州考虑了下觉得杨云说得对:自从发动机行动运回第一批难民开始,各部门就不断有元老来找他,或明或暗的谈难民分配问题。特别是吴南海的请托让他感到情面难却――自己平日里受他的照顾颇多……

这会经杨云这么一说,似乎的确有些犯不着参与这种容易得罪人的分配。干脆来个不闻不问照章办事更为合适。主意拿定,他说:“这事我们部门就不发表意见了,让企划院去伤脑筋吧。”

杨云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实际上,这些日子他已经开始着手按照企划院的要求秘密编制人口分配表。邬德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给哪些地区和部门多少人,但是就具体的分配已经给出了“指导比例”和“基本原则”。

分配契约奴是十分繁琐细致的工作。如果没有计算机的帮助的话,光靠手工计算、汇总,光把这四十多万人的基本情况弄清楚都要花费几个月。19世纪美国人口普查,一次人口普查从结束普查到统计数据出来往往要七八年的时间。元老院有计算机、局域网和数据库这三大神器,使得统计汇总只用了不到一个月。而且出具了十分详细的分类汇总报表。

每个难民被净化伊始,就要填写一张个人情况说明表:上面不但有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婚姻家庭状况之类的基本信息,还有从事的职业、掌握的技能、文化水平、原家庭经济状况、宗教信仰和政治面貌--所谓政治面貌是指其有无得过大明的功名、任过任何形式的“公职”:包括官、吏、兵丁、官员的奴仆、“做公的”、牌甲、行首等各种官方有官方背景的职务。

这张个人情况表就是杨云的进行分类汇总的原始材料,也是将他们分配到各个方向的依据。大致来说工匠出身的人会分到工业口或者建筑口,再根据其掌握的技能分到各个行业企业;商人、店铺伙计出身的会到商业口;渔民到渔业公司;水手进航运企业或者海军;知识分子经过初步甄别,较为“可靠”的到行政口,余下的归教育口充当扫盲教师……

十四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照例不进行分配,他们统一由教育部门接受充当学生。

这一分配体系大家是没有意见的。问题在于。可供分配的人口中九成五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如果按照完全按照职业和技能分配,那么这些人口就全归农业口了――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因而其中有相当部分的人会分到各行业去充当“学徒”。临高目前日渐膨胀起来的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工人队伍就是这么来得。各部门对移民人口的争夺也集中在这一领域。

就目前而言,劳动力的分配是倾向于工业领域的。工业口占去了发动机前的大多数输入的契约奴,特别是在冶金、矿山、建筑、装备制造所占比例尤其大;其次才是第一和第三产业。

不过,这次在政务院和企划院联合举行的国务会议上,已经提出了“确立粮食安全”的方针。争取提高临高政权的粮食自给比例。目前临高政权直辖下的人口已经将近一百万,大规模依靠进口粮食不但对财政负担大,而且对海运运力的占据也很大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