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造就了其后的悲剧,汉朝唯一的希望也就这样的被其断送掉,自己也唯有身死。
但此时却是,虽然陈凯在汉室不管是朝堂还是民间都没有什么根基名望,就像一个突然蹦出来的人一样,可是单单凭借着du li斩杀董卓、吕布、李儒,还有原先的华雄、郭汜、李傕等凉州并州军的文臣武将。
可以说完全是他以一己之力瓦解了董卓的庞大势力。
在他全力反对下,再加上一些清醒之辈的帮衬,王允虽然不甘,但也只能无奈接受。
这对于其心灵来说却又是一大打击。
而此次的事件,则完全起到了一种一锤定音的作用,在陈凯完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完成了一次震撼教育,纠正了王允那有点偏激,眼里揉不得沙子的xing格。
而所有的心灵中的剧烈变化其实只是区区片刻。
“允,受教。”王允陡然肃然而起,向着依然是坐没坐姿的陈凯,长长一揖到底,沉声谢道。
而陈凯则是一脸诧异,心中疑惑这神马情况,这王老头不会是吃错药了吧?也忘了阻止他向自己行此大礼,再怎么说也是老丈人不是,生生的受了这一大礼总归不好。
浑没有想到,此时的王允,已经不同于往ri的王允了。
正如王允再次起身时,眼神中,再也没有往昔的咄咄逼人,顽强刚硬之态,也没有往ri隐藏于极深处,偶尔才会流露出,就算是陈凯也没有注意到的矛盾挣扎纠结之态。
有的唯有平和安详,却又让人感觉深不可测,威严自生,一双眼宛如已是看透了世间所有的世情人心,偏偏却又不给人予压抑之感的眼神,若要用世间一物来形容,唯有大海最为贴切。
眼睛本就为人的心灵之窗,只不过婴幼儿心思单纯,一眼看去犹如掌上观纹一目了然,所以小孩子的心思很容易猜透。
而随着阅历丰富,每个人的眼神却是蒙上了一层层自己制造出来的迷雾,正如不同场合的面具,不是jing研此道的人,自然是看之不透,所以又有一说:人心难测。
陈凯没有jing研此道,但他的眼神敏锐如鹰隼,何况王允的眼神前后的变化也委实太大了点,只要不是瞎子,任谁都可以看得出来,自然心中惊讶更甚一分,不由问道:“你这是?”
此时此刻的王允可谓是容光焕发,满面红光,整个人仿佛年轻了十岁一样,闻听陈凯所问,捋着青须爽朗一笑,道:“哈哈哈,这还要感谢刚刚小友所言,其对老夫触动颇大,想透了一些以前没有想透之处。”但见一派神采飞扬,大儒之风尽显。
而口中称呼陈凯为小友,却是在此刻从心头认同了他,真正放下了貂蝉一事。
此时若是屋中有一名jing通儒学之辈在场,定然就会发现此时王允却是以得儒家中庸之道,中庸、中庸何为中庸,自然不是所谓的不作为,那不是中庸,而是平庸。
其实后世本是儒家所创,却成为道家象征之物的一事物,已是完美的解释了何为中庸,正是yin阳太极,待人接物太钢则阳,太软则yin,唯有阳中有yin,yin中有阳,刚柔相济龙虎交泰,这才是中庸之道。
正如武术中唯有刚柔相济才算最上层,余者不论yin阳一极都落了下层,唯有yin极生阳,或者阳极生yin才算大成。
而儒家所谓中庸做事之道,正如一名刚柔相济的国术高手,完美的利用了所有可以利用之物,且发挥他们最大的效果。
正如寻常人看事物,虽然也有所思考,但依然离不开利就是利,害就是害这一条。
但中庸者,却是可以看到利中之害,害中之利,从而以妙到巅峰的手法,结合自身四周所有有利之物,甚至化不利为有利,正是取其利而驱其害,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勿论何等艰难困阻,也难以阻其分毫。
此时王允的中庸之道,虽未至巅峰,却已是登堂入室,可以想见只要加以时ri,其人必然可以尽得中庸之道的jing华。
其待人接物晋入化劲。
各种儒学经典,自有一番理解,而不是人云亦云,于各种世事洞若观火,正是世事通达皆学问,人情历练即文章。
到那时王允已然可以称其为一代儒学宗师,足以开宗立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