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爱国军阀> 第752章 应对南方危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2章 应对南方危机(2 / 2)

傍边的顾维钧笑道:松冈君,话不能这么说,要知道贵国以海军见长,而我国以陆军见长,贵国是岛国,而我国是陆上大国。贵国可对东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甚至印度提出领土要求,而我国则仅仅是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半岛而已啊。我们占领的主要是陆地,而贵国占领的则主要是岛屿,这应该更符合两国利益吧。

但是,这次访问中国,得到的指令是希望中国对其加入德意同盟的意见,对其南进政策的支持,现在看来中国不但对其南进政策表示谅解,而且也积极准备恢复过去在中南半岛上的传统友谊,对这毫无疑问感到鼓舞。

虽然进入东印度群岛,绝对会带来英国的抗议,但是英国本土正遭到德国的威胁,英国海军主力也被意大利牵制在地中海,对这个访问结果,松冈洋右还是非常满意的。

要知道,虽然在中日战争中战败,但也避免了长期背负的战争包袱,更为重要的,战败后日军深深认识到,再也不能执行北进政策,如此日本开始大规模造舰运动。

特别是在1936年华盛顿条约到期后,日本迎来了一次建舰高峰。由于在中日黄海海战中,中国出动600架战机大败日本联合舰队,该次惨败,让日本深深认识到航空母舰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在这轮建舰高峰期,日本共建造了6艘航空母舰。

此外,日本对船坚炮利还是情有独钟,共建造了4艘大型战列舰,特别是正在建造的大和号,武藏号,满载排水量高达73000吨,装备6门460mm主炮,舰体装甲厚度也达到恐怖的

因此,如果中国从路上进入中南半岛,威胁英国马来西亚、缅甸、甚至印度的时候,日本认为自己强大的海军还是可以与英国一拼的。

虽然吾田善吾等人考虑到美国影响,美国经济实力超过德国、中国、日本、意大利之和,美国英国在太平洋上海军规模远远超过日本,但考虑到如今美国深陷孤立主义,罗斯福总统虽然想参战,但是美国德裔民众,西班牙裔民众有强大的反战声音。

在这种情况下,对松冈洋右这次访华成果,近卫文麿、东条英机等人还是非常满意的,如此正积极准备南进。

而与此同时,在与苏俄签订完停战条约后,杨兴对原来8大军区改组为7大军区,很多在这次中俄战争中表现卓著的兵团司令被提拔为军区司令。

原东北军区更改为东北亚军区,司令员郭松龄,司令部设在哈尔滨,辖区包括原来东三省,再加上新占领的哈巴罗夫斯克区、滨海区、远东区、赤塔区,下辖1个装甲军,6个步兵军,现有军队50万人,在和平时期将逐步整编为30万人。

原华北军区更改为北亚军区,司令员黄绍竑,司令部设在外蒙古的库伦,包括华北的河北、京津市、山西、内蒙古、外蒙古、以及中国驻北亚军(司令员宋哲元),下辖3个装甲军,9个步兵军,现有军队130万人,在和平时期将逐步整编为50万人。

原西北军区更改为中亚军区,司令员为王铭章,司令部设在新疆的喀什,辖区包括中国的陕西、宁夏、甘肃、新疆以及中国驻中亚军(司令员杨虎城),下辖3个装甲军,9个步兵军,现有兵力120万人,在和平时期将逐步整编为50万人。

西南军区辖区没变,司令员为刘湘,下辖1个装甲军,4个步兵军,现有兵力为20万人,考虑到此时法国已经战败,正转向战时化整编,通过接收中俄战争部队,该军区将扩大到40万人。

华南军区辖区没变,司令员张发奎,下辖1个装甲军,4个步兵军,现有兵力为20万,考虑到此时法国战败,通过接收中俄战争部队,该军区将扩大到40万人。

原华东军区,司令员李家钰,下辖1个装甲军,4个步兵军,现有兵力约为20万人。

原中原军区、首都卫戍军区合并为卫戍军区,下辖2个装甲,4个步兵军,先有兵力约为30万人。

以库页岛、台湾、海南为基地的中国远洋舰队,舰队司令员陈季良,包含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12艘,4个潜艇支队。

在中亚、北亚、东北亚军区各包2个空军军,在其他4个军区个包含1个空军军,共有战斗机4000余架,轰炸机3000余架。

虽然中苏战争刚过,全军人数将由目前的450万缩减到250万的规模,为了加大军队的机械化、现代化建设,在这次整编过程中,机械化部队人数将不削减,每个军将包含一个装甲旅。

另外,一些参加中俄战争的部队将抽调到西南、华南军区,以充实各部。

考虑到与中亚五国、西西伯利亚共和国签订的经济协议中的矿山、石油开发,铁路建设任务,需要20万中**人将留在该地,协助盟国进行经济建设,一些参战部队将充实到新收复的国土,如远东200万平方公里,唐努乌梁海地区、阿尔泰地区等区域,如此也需要30万人。

所以,在这次战后整编部队中,约莫70余万人需要在战后复员。

考虑到现在欧洲正处于大战状态中,建议本年度北方三个军区、中原军区除了正常的专业外,除了接收军校毕业生外,在本年度征召新兵人数控制在10万人左右,如此可以削减30万人。

为你提供精彩热门小说免费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