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帝国的黎明> 章132 览君荆山作-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章132 览君荆山作-3(2 / 2)

市面一溃千里,证信堂掌柜全都忙着为客人们办理交割手续,个别人脑门已是亮晶晶的汗珠。“苏大人,这,这,这,这可怎么办才好?”扬州知州谭自在已失了分寸,其他几个官员更是脸se煞白,官员们目瞪口呆地看着满堂疯狂抛售的人们。新任证信堂主事苏同甫皱眉看着眼前这一幕,脑中闪过无数的念头,却没有一策能挽回这山倾雪崩一般的局面。

风暴来的太猛了,证信堂连关闭大门都不可能,那样一定会被愤怒的人们当作jian贼打死。

…………

广州子城,街上空空荡荡,偶尔可见三两行人。

此城修筑于庆历五年,位于广州三城之中,亦是整个广南东路的中心。皇佑年间,侬智高叛军攻入广州,所过之处皆洗劫一空,唯独子城不能攻破,可见其坚固。城中有各种官衙四十余个。广州知府衙门雄踞子城中心,广州市舶司衙门位于城南,面朝大海。这两座衙门形成了广州子城的中轴线,各种官衙依次坐落,街道如棋盘纵横。因为局势紧张,子城已戒备森严。外人不得入城,俗易人只能在本坊活动,清流士人上街要携带竹牌。

广州府衙坐北朝南,气势极大。门前有一对公母石狮子,照壁长达七丈,东西立着好大两座牌楼,飞椽挑檐,榫木斗拱,每座牌楼各有六根立柱,柱下石础乃汉白玉,直径六尺,立柱皆是金丝楠木,本身直径三尺三,柱高三丈有余,远远望去矗立云表。东面牌楼曰“岭南重镇”,西面牌楼曰“通海名邦”。

府衙本身则严格遵照朝廷的营造法式建造,中轴线上是正房,依次为大堂、二堂、三堂,两侧排开许多辅助院落,左文右武,东面乃吏、礼、户三科,西为兵、刑、工三科,再往后则是知府大人的内宅,宅中有九重高楼名为“望海楼”,乃府衙院落的最高点,也是整个广州三城的最高点。这知府内宅里面,“望海楼”的戒备也最为森严。赵行德被广州府扣押以后,便软禁在这“望海楼”中,知府下了严令,谁也不得议论。

“望海楼”最上面那层是囚禁赵行德的地方,知府顾全赵行德的体面,将这一层布置得和寻常居所无异。下面八层楼,层层都有人把守。为防不测,在楼下,衙役、州军、团练各自派了一队人jing戒,动用兵丁总计超过千人,ri夜巡逻不断。莫说赵行德一个大活人,连一只蚊子都难飞近。巡逻的兵丁每ri只见有人三餐送饭上去,另外有人将马桶抬下来。

赵行德偶尔凭栏远眺之时,巡哨兵丁依稀可见他的身影。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从楼上凭栏望去,广州城和城外市肆、港口都尽收眼底,这里本应是整个大宋最热闹繁华的地方,此时却冷清的有些凄凉。大食海寇作乱使海上贸易一落千丈,除受害者外,港口的脚夫,工坊的工徒,失去生计者无数。南肆附近的粥棚,饥民早早等候施粥,长队如十数条长蛇盘旋,远在数里之外也清晰可见。

虽然是做戏,但每ri看到这般凄惨景象,令赵行德心生凄然,他拍遍栏杆,心中仍是郁结难平,站在楼上唏嘘良久,估计海寇的内应早看清自己的形貌,这才返回楼内。陈公举和骆欢已在楼中等候了一会。

“此次为引贼入彀,多有得罪之处,还请元直海涵。”

陈公举伸手将骆欢引见上,介绍前:“仲谋仰慕元直久矣。这一次让仲谋带清远营护送元直返回水师,他也是得偿所愿。广州府州军之中,清远营堪称cao练最jing,也最可靠。”见赵行德看进来,骆欢一揖倒地:“学生骆欢,见过赵先生。”

他抬起头来,脸上满上仰慕之意。当赵行德提兵北伐之时,骆欢还曾散尽家财,在广南路招募豪勇壮士五百人,准备北上追随赵行德,结果北伐出兵进展太快,他招募豪杰还未满营,北伐已经收复了汴梁,不久之后,朝廷又有汴梁夺帅之举,骆欢招募这一营团练便并入了广州州军。这次赵行德致书陈公举,二人假作不和,引海寇入彀,需要可靠而得力的人做戏,在下面暗暗推波助澜,赵行德那边安排了冯糜,广州这边陈公举便安排了骆欢。

“好,很好。”赵行德伸手将骆欢扶起,“将来的天下,还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不知不觉,他的心态已有些沧桑。

“谢先生教诲。”骆欢像武人一样抱拳道:“哪怕肝脑涂地,骆欢也必保赵先生万无一失!”

陈公举嘉许地点点头,又忧道:“此番大动干戈,做足了戏,不知大食海寇能否入彀?”

广州一地的兴衰,全在海上贸易,和大食海寇劫掠相比,海路断绝不畅对广州的打击,乃至对整个广南路的影响更为致命。所以,当赵行德提出诱敌之计后,陈公举和刘虞当即赞同。赵陈二人在成立理社时便是同道好友,彼此间信任得过,便演了这一出出“文武不和”、“赵陈互弹”、“自投罗网”、“炮轰州城”、“劝离部属”等一出出戏,用意全在炫人耳目,诱使海寇入彀。

南海水师八十余艘战船离开广州后,一部分老旧战船与商船为一路,由周和统领,大张旗鼓佯作水师主力北上。另一部分jing锐战船则由童云杰统领,在外海改变航线,驶入崖州毕潭港下锚。因为海路不太平,赵行德将走陆路离开广州,在雷州徐闻寨渡海与南海水师会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