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就在这一年,战事又起,勾践闻知吴王夫差日夜cāo练兵马,意图讨伐越国以报父仇,所以决定先发制人。范蠡苦谏未果,越国终于遭到了大败,几近亡国。西施bèi'po前往吴国和亲,临别时,西施将“蠡”送还给范蠡,传说中,西施的眼泪滴在这“蠡”上,天地日月为之所动,至今还可以看到西施的泪水在其中流动,后人称之为“流蠡”,今天的“琉璃”就是由这个名字演变而来。
二十年的卧薪尝胆,越王在范蠡的帮助之下,终于灭掉了强大的吴国。越王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范蠡则感怀物是人非,挂帆远去。勾践深感痛惜,依法烧制“蠡”器,“流云霓彩,天工自成”,竟然耗时十年之久才烧制成功。相传“蠡”成之日,紫气东来,满天流云霓彩,勾践得此重宝,老泪,仰天长啸:“天工自成”。从那时起,古越国王室烧制“流蠡”(琉璃)的机构称“天工坊”,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62年左右,距今2466年。”
许阳说了一大堆,也停下来喝了口水,让这些人消化一下自己刚才所讲的,好在许阳不会像那些老师一样,讲的枯燥无味,许阳会把史书和传说放在一起讲,这样大家听的也有滋有味的。
“小阳阳,那这琉璃到底是在什么年代开始制作的?”许阳的老妈问道。
“这个啊!我也不知道,不过我更加倾向于史书上说的唐朝,因为那个年代是我华夏历史最为辉煌的时代,就是那个时代有琉璃也不会过,至于那个西施的传说,也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有些时候大家不得不佩服我们的老祖宗,这琉璃其实就是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
古代,琉璃被誉为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五大名器!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只在传说与神怪小说里有记载,《西游记》中的沙僧就是因为打破一只琉璃盏而被贬下天庭的。
我说了这么多也差不多少了,如果在细说下去,我怕你们烦!”许阳其实也不想在多说了。主要是有些东西对着有些人,不用讲的那么专业到家的话,说一部份就行了!但让许阳没有想到的是,这琉璃好像真的有魔力一般,居然屋子里的人都起哄让许阳在讲一些。
许阳无奈的说道:“琉璃,沉积历史的华丽,她穿越三千年的时空,以内敛的丰富保留着不可磨损的色彩。那如歌如泣的色泽流动,仿佛还在诉说西施泪别范蠡时的凄凄切切,晶莹的泪花滴落于胸前的信物“蠡”上,这铸剑时的坚贞之物,也为之动情。“流蠡”之称,由此而来璃内,或大或小、或浮或沉的气泡,是琉璃生命的特征。这些气泡游走于晶莹剔透的水晶之中,漂浮于柔情似水的颜色带之间。是快意洒脱,是情意绵绵,还是浩然气魄,琉璃在诉说,我们在倾听。不过即使是明代很残缺的工艺依然是受到品级的保护,当时的琉璃已经很不通透,所以被称为药玉。
琉璃属于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原因有二:其一,古法琉璃材料特殊,而且其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火里来、水里去,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到二十天,且主要依靠手工。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仅出炉一项,成品率就只有70%。更关键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一点点问题,十数天、几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诸东流。其二,琉璃不仅仅是一种材质,更是一种文化产品,更重要的是,琉璃产品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琉璃产品。
制作工序冗长:从构思、设计、雕塑、烧制、细修、打磨至作品完成,需经过四十七道精致烦琐的手工工序才能完成。
工人必须掌握精湛技术方能cāo作,每道工艺均有各自不定的变化因素,且在工艺过程中需经反复实验,作品色彩无一雷同,制作难度极高。一只模具只能烧制一件作品,无法二次使用,大型复杂作品甚至需要多次开模、烧制才能完成。低成功率,使作品更为可贵可珍。
剩下就是关于这种琉璃烧制的问题,我就不多说了,因为我也不懂!不过我现在手中的这四只琉璃,我初步鉴定可是真正的古法琉璃,而非现代人仿制的。如果真的让我找到了出处,那么这四件琉璃可就是无价之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