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大明舰队> 第五十三章 战前会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三章 战前会议(2 / 2)

其中还有个不可预料的因素,就是吴三桂那边。估计等到清军局势不妙,吴三桂这个首鼠两端的家伙肯定会来投靠明军。

等议事厅中只剩下王新宇、张煌言、郑聪、钱谦益等自己的人,其余的代表告辞离开后,王余佑这才提出一个问题:“浙东和浙南作战,我们有水师便利,运输粮草的问题还容易解决。但要在浙中平原和江西平原作战,恐怕都督大人和两位王爷也都没打过这种完全没有水路运输的仗吧?”

不管是张煌言还是郑家军,确实都没有打过离开水师的仗,离开了水师的运输,在陆地上粮草运输问题就没有那么好解决。

张煌言点了点头:“老夫和延平确实没打过单纯的陆战,打这一仗,我们的粮草运输的问题比以前要困难得多。”

王新宇回道:“军师放心好了,江南和东番都已经开始调粮了,杭州、松江和苏州三府行文各县招募大批民壮组建运粮队,军师大可放心,误不了事。而且东番也打造了大量的新式马车和新式独轮车,可以保障粮草运输。新式车用的人力畜力省,可以比鞑子那些老式车辆多运输许多粮食。另外,本将也考虑到运粮队不但要保证我们大军吃喝,民壮们也得吃饱肚子,要不然哪有力气替我们运粮食。而民壮我们也给军饷的,这些老百姓,只要给他们吃饱,还有工钱拿,他们就会卖力。”

王余佑抚摸着胡子点头道:“大帅确实考虑周到!但有一点:我们在浙中和江西中部平原地带作战,我们的运粮队很容易受到鞑子骑兵威胁!而骑兵正是我们的弱项!鞑子骑兵自然是不敢冲击我们拥有几百门大炮的大军,可是骑兵灵活,根本不需要正面对抗大军,完全可以迂回袭击粮道!对这个问题,不知道大帅考虑过没有?”

王新宇听了王余佑的话之后大吃一惊,连忙问道:“不知道军师有何解决办法?”

王余佑摇着脑袋道:“要解决鞑子骑兵对我们运粮队的威胁,其实也不难,我们在粮道上多派遣斥候骑兵,布置大量暗探,建造驿站。一旦发现鞑子骑兵,立即通知运粮队。同时运粮队也得有精锐部队保护。另外,在粮道两边修筑大量的堡垒和岗楼,一旦发现鞑子骑兵来袭,就利用这些防御工事。”

“军师此计甚妙!”王新宇赞叹道。

王余佑又道:“不过鞑子骑兵始终是我们运粮队的心腹大患,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得来一次诱饵,用精锐战兵扮成运粮队,把鞑子骑兵吸引出来,埋伏歼灭!”

“此计具体该如何实施?”王新宇问道。

王余佑解释了具体实施方案:改造一部分火厢车和炮车,伪装成运粮车的模样,用战兵化装成民壮,外面穿普通百姓的衣服或者辅兵的号衣,里面穿甲,混入运粮队中。等到清军来袭击,本来运粮队就能用大车布阵的,把车辆放在外面结阵,把清军诱入射程内,用一窝蜂火厢车一举歼灭。

“能一劳永逸消灭对我们后勤线威胁最大的鞑子骑兵,是最好的办法!”王新宇赞许的点了下头。

钱谦益插话道:“各位请放心好了,民壮和粮饷的事情,老夫都已经解决了。王师要收复整个南方,江南士子都非常支持。鞑子在江南炮制的三大案,害了多少无辜啊!江南士子们都对鞑子恨之入骨,人人都踊跃出人出钱,支持王师。”

“钱阁老一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说起来这些年来,老夫和延平要感激钱阁老!如今我王师能连战告捷,钱阁老功劳不小!眼看光复中原指日可待,只可惜延平已经不在了。”张煌言感叹道。

“四位请到老夫府上坐坐,叙叙旧吧!”钱谦益提出了邀请。

王新宇、郑聪、张煌言和王余佑等人应邀去了钱府,柳如是指挥下人,忙里忙外,给几人备上一桌酒席。

“这里是江南士子们捐款和出人的名单,苏州府就有不少人一捐就是五六千两银子,还有人捐万两银子的。还有人把自己的佃户都叫上了,家里只留下妇孺老弱耕地,年轻人都加入民壮来了。都是朱国治,杀得江南士子害怕啊!老夫告诉他们,倘若王师败了,大家都没办法活命。人都没了,还要银子做什么!”钱谦益拿出一份捐款名单。

虽然琼州军和郑家军有钱,但张煌言的浙军却是穷得叮当响,浙军没有做生意,都是依靠部分税收和募捐养活。

王新宇接过名单,粗略的看了一遍,放下名单道:“如果总是让他们捐款养着浙军,那也不是一个办法。小侄觉得,我们应该在江南创办新的公司,吸引江南士子们投资。他们可以得到收益,而我们也能提高收入。特别是浙军,开办新的公司,可以解决浙军的粮饷问题,还能购入新的武器改善装备。”

“只是读书人不愿意从商,他们宁可买地也不愿意经商。”钱谦益道。毕竟在读书人心目中从商是最低贱的事情。

“不需要他们自己从商,他们出银子入股即可。”王新宇道。

“这个办法倒是不错,不过开办新的公司,会不会影响到你们的生意?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你们帮我们办公司,却要抢走你们的生意。”张煌言问道。

“不影响,市场那么大,生意是做不完的。”

正在说话间,下人和粗使丫鬟们端着一盘盘酒菜上了桌。

用完餐,王新宇告辞离去。刚走到钱府门口,就有一名小姑娘喊住他:“姑爷。”(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