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清再次提前交卷,行为和第四轮一样。但受到的关注截然不同,大家对此事的看法也和上次不同。
上次,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他破不了题放弃了。年轻人,尤其是十七八岁的年轻人,阅历毕竟太少。对感情不太了解很正常,更何况还是关于和尚的感情问题。
谁知道就在大家都不看好他的时候,他再次出人意料的写出了“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样的千古名句。
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朱子清不到四十分钟交卷。也就是说,他看到题目之后,只用了三十多分钟就写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才华再次得到证实。
当记者们再次把朱子清提前交卷的消息播报出来之后,不出意外的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
“朱子清提前交卷,而且比上一次提前更多。连半个小时都不到就出来了。七步成诗估计也就这个程度了吧。”
“七步成诗什么的暂且不去说。我们来谈论一下这次他写的是什么文章好吧。我猜还是诗。”
“朱子清有大才有急才,尤擅临场作诗。这一点经过《天』,上的街市》、《江南》、《无题》三首诗已经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今天他这么早出来,我估计十有八九又是一首诗。”
“肯定是诗啊。二十多分钟连一篇八百字的作文都写不完。除了诗不可能有别的了。”
“楼上别说的那么肯定吗,万一是词呢。”
聊天的人都没注意到一个问题,他们的话题都是围绕朱子清写的是什么文章,而没有一个人质疑朱子清能不能获得第一名这个问题。
非但网友这么认为,连大多数媒体也都是如此。他们的报道大多都是朱子清提前交卷,猜测本次的题材是什么。很少有媒体再报道‘他能不能获得第五轮冠军’、‘奇迹能否延续’这样的话题。好像他就是天经地义的第一名一样。
这个世界永远都不可能只有一个声音。有喜欢朱子清的。自然也就有讨厌他的。有认为他作品写的好的,也有人觉得一文不值全靠炒作的。
随着朱子清不断的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他的作品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在抨击他作品就显得自己水平太次。这些人转而开始针对起他本人。
“朱子清提前交卷,太不尊重其他选手和文赛了。说文解字征文大赛是国内最高的文学赛事,全民关注。每一个选手都用最虔诚的态度来对待。
他居然连续两次提前交卷,一次比一次交的早,他有想过其他人的感受吗?。四连冠已经让他飘飘然。失去了对文学的虔诚,失去了对其他选手的尊重。”
“我早就发现这一点了。以前我是他的粉丝,疯狂的追过他一段时间。还组建了‘七夜后援团’为他摇旗呐喊。
他来明珠市我们别提多高兴了。就想邀请他出席我们的一个粉丝活动。可是他屡次拒绝。这样不把粉丝放在眼里的人,人品能好到哪去。我果断粉转黑了。”
“何止如此啊,和金麟琦打赌那次。人家都已经认输了,他的粉丝还一直死抓住不放,逼得一个文坛前辈连门都不敢出了。要说这里面没有朱子清的影子,我绝对不信。”
这些言论也是颇有市场的,尤其是和金麟琦打赌拿件事。他的粉丝在网上喊话金麟琦出来兑现赌注。被很多人认为是他在背后推波助澜。只是一直没有证据,这把火才没有烧到朱子清身上来。
不管朱子清的粉丝和媒体怎么呼吁,金麟琦都犹如鸵鸟一般,怎么都不出来。而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圣母’,声讨的人多了。这些人反而开始同情起金麟琦来。
他们觉得朱子清的粉丝和媒体实在太过分了,别人纵然有错你们也不能这样揪住不放吧。做人的宽恕之心都到哪里去了。
不过还好,这样的人并不多。要不然朱子清都开始怀疑这个世界的人的三观问题了。
……………………………………………………………………………
杜希鹏是一家外资企业的高管,家庭幸福生活美满。工作也非常顺利开心。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推理小说的爱好者。
《嫌疑人x的献身》在推理小说界引起轩然大波他不可能不知道。只是他所在的城市没有《南方都市晚报》。只能拜托一些同学同事购买之后拍成照片发给自己。
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他读完了整篇故事。从此就疯狂的喜欢上了这个故事。那些图片他都郑重的保存在了一个专门的u盘里,没事就拿出来翻翻。
喜欢看书的人都知道,看电子书和看实体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阅读体验。真正爱读书的人,都喜欢更加有质感的实体书。
杜希鹏也不例外,只看电子版已经无法满足他的精神享受。他迫切的希望拥有一部纸质版。可是那时候市面上还没有单行本。只有报纸连载。
可是这也难不倒一个真正爱书的人,他在网上高价收购了一整套连载有《献身》的报纸。而且这么做的并不只是他一个。居他所知,在网上这么做的人还不在少数。
《南方都市晚报》的销量本身就不是很高,再加上损毁的丢在墙角无人问津的,真正拥有它的人并不多。以至于后来出现了有价无市的情况。
一份过了期的报纸卖出了几十上百倍的价格。甚至还出现有钱都买不到的情况。朱子清又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
当朱子清宣布《献身》要出单行本的时候,杜希鹏就是最期待的那一批人。本来他可以在网上订购一本,可这次不知道怎么想的。他想体验一下亲自买书的感觉。然后就出问题了。
外资企业工资待遇都好,但对员工的要求就格外严格。别看他是高管,也不敢随意迟到早退。
如果是平时,他抽空出去溜达一圈也没人说什么。可是好巧不巧的新书刚发行的那几天。总公司派人过来考察工作。他必须全程陪同。
他上班的时候书店还没开门,他下班之后书已经卖完。只能等第二天。就这样一直拖了四五天他都没能如愿以偿拿到自己喜欢的书。
今天总公司的人终于走了。杜希鹏松了口气,第一时间就跑到书店。其实他没必要这么着急,供不应求的情况只出现在了前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