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笔趣阁>历史小说>黄沙百战穿金甲> 第二百一十九章决战幽云(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九章决战幽云(十)(1 / 2)

第二百一十九章决战幽云(十)

拒马河南线战事进展得极为顺利,或者说,比预想中还要顺利得多,大周北伐军先锋铁骑军抵近瓦桥关以后,守将姚内斌没有犹豫,立刻选择了开门投降。

宁州、益津关、瓦桥关落入了大周禁军手中以后,瓦桥关更南端的莫州和瀛州就彻底与契丹人失去了联系,成为悬于周军的孤岛,已经失去了所有退路。不等周军前锋逼近莫州和瀛州,莫州刺史刘楚信,瀛州刺史高延晖主动派人来到了瓦桥关,几乎是同时献表归降。

韩通率领的控鹤军,任务是夺取益津关东边的淤口关,淤口关的守将原是汉将,但是关内的契丹军士,发起突然袭击,杀掉了汉将,夺取了关内的指挥权,他命令守军死守城池,战斗进行了两天,当契丹守将被床弩击毙以后,淤口关汉军一拥而入,把数量不多的契丹人全部杀掉,然后开门投降。

大周禁军夺取淤口关以后,拒马河南岸,只有远在东北方向的易州,还是由契丹汉军所控,其余皆由大周军控制。

四月二十七日上午,易州守军就如往常一样,在城墙上严阵以待,李延寿带着众将巡视着城墙。

李侍力神情有些紧张,道:“派出的三批探子,只有两人探回消息,看来其余探子恐怕都被周兵抓获了。现在瓦桥关和益律关已经丢失,周军似是倾巢出动,一场大战已经难以避免了。”李侍力从军以来,也打过不少硬仗,可对于一场如此大规模的战斗,心中不由有些慌张。

李延寿神色自若,当周军骑兵出现在易州城下之时,他已经知道了这个结果。他有意让契丹兵出城送死,若有五百契丹兵在城内,是战是降就有许多的变数,也不能完全由他来控制。

极目远眺,有些许白发的李延寿似乎透过时间和空间,重新看到了大梁城里的大街小巷,现在是到了给李侍力交底的时候了。

李延寿缓缓地道:“老夫二十岁时,曾是大晋皇帝石重贵的御前军校。耶律德光攻入大梁之时,陛下被俘,我就逃回了幽州,我地第一任妻子就死在了契丹人刀下。”

李延寿祖籍幽州,当年在大梁城,曾经娶了一名面容姣好的杭州女子,育有一个小孩,一家人在大梁城。也算得上其乐融融。契丹人攻入了大梁,李延寿的妻儿皆也丧生了契丹人的刀下,无家可归、心灰意冷的李延寿就回到了幽州,不久以后,契丹军开始征召汉人投军。李延寿咬咬牙就投入了契丹汉军,他本是后晋军中勇武的军校,在契丹汉军中屡立功勋,慢慢地官居易州刺史。

李延寿坐镇易州以后。常和私盐贩子们打交道,一来可以享用温柔漂亮的南唐女子,二来可以从私盐贩子口中得到中原各个政权的详情,因此,李延寿地信息极为准确,他对于大周的情况也是有所了解。

“古人有云,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老夫等待这一天,已有二十多年了。”李延寿一字一句地说道,并用脚踢了踢墙垛,墙垛极为结实,只有一些细微的粉尘落下。

几天来,李侍力总觉得李延寿的言行举止有些奇怪,在周军极有可能设伏的情况下,仍然命令契丹骑兵追击周军。致使契丹骑兵全军覆没。李侍力彻底明白过来:派契丹兵出城完全是李延寿有预谋的行动,他要借周军之手消灭掉这一股驻扎在易县的契丹骑兵。

“将军。难道真的要降周军。”李侍力出生之时,幽州已归契丹人,李侍力虽是汉人,可是潜意识中仍把周军当成自己地敌人,得知李延寿的心思以后,反而觉得特别疑惧。

“这次征战不同寻常,周军禁军精锐尽出,已夺得益津关和瓦桥关两个险关,莫州和瀛州已被周军断了退路,我估计刘楚信和高延晖这两位将军很快就会投降。”

李侍力有些不相信地道:“刘楚信和高延晖都是两员能征惯战的勇将,未经一战就投降了大周,恐怕一辈子都要背上怯懦之名。”

李延寿拍了拍李侍力的肩膀,道:“幽州虽然被契丹人占了许多年,我们也变成了契丹人的将军,但是大辽永远都是契丹人地江山,绝大多数的汉人只能在契丹人的马鞭上生活,如我等这样富贵之人,又能有几个,刘楚信和高延晖都曾是晋军军校,只要周军实力够强,他们一定会倒戈一击。”

“刘、高两位将军都曾是晋军军校?”李侍力虽然长期跟随李延寿,可是李延寿对于过去之事很少提及,此时,李侍力已经明白,李延寿已定然要降大周,要不然也不会跟他说这些事情。

李延寿似乎沉浸在另一种氛围之中,他轻声道:“大周和大辽两强相遇,这易州城恐怕就要没有宁日了。”

易州是边境城池,也是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城外被契丹人占去了不少好地,往日地农田就成了牧场,地少人多的易州百姓生活颇为艰难,好在契丹军力强大,大小战事主要集中在大周境内,易州反而躲过了战火的摧残,老百姓也勉强获得了安全的生存空间。

李延寿正准备走下城墙,只听到外面沉重的马蹄轰响,他连忙来到城墙边,从东面卷来一部骑兵,人数并不多,约有三千多人。骑兵来到城墙下,一名骑兵军官走出阵列,张弓搭箭,对着易州城上的旗杆就是一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